柳林三交靳家山知青生活回忆

2023/1/12 来源:不详

知青生活锻炼我成熟

葛乃花

年12月,19岁的我从柳林县三交中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只身来到三交镇靳家山村插队落户。

我是属于单插知青,当时只是考虑靳家山离我家住的三交镇近,方便回家,其他的没有多考虑。谁知到身临其境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点太幼稚。

青春靓丽的时光

  我到靳家山插队后,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生火做饭。刚到插队的大队那会儿,大队给我安排了一眼大窑洞,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刚开始,自己怎么也生不着火,我把买下来用来点灯用的煤油,都倒在火里也点不着煤块。生火生的鼻涕眼泪满面流,双手和脸上到处都是黑。好在农村老百姓热情,房东大娘、大嫂看到我一个女孩子自己过日子,就过来帮我生火,并指导我怎么样才能生着火,怎么样才能使火旺,怎么样才能节省煤。在家里,虽然有时也帮忙母亲做饭,但毕竟自己只是个帮手。

插队独立生活后,一切都要自己来做,生冷熟靠的,常常做不成。又是房东大娘或大嫂过来帮忙指导。到后来,房东大娘干脆让我在她家搭伙,不用我自己去做了。那时都是一出勤,两送饭,每当送饭的到来,我就知道肯定有大娘给我做的饭,心里感到特别温馨。直至现在我都忘不了,大娘用高粱、玉米、黄豆和秕谷蒸的那个窝头,吃起来真香。

后来自己想,将来自己总是要成家过日子的,总不能一辈子就这样靠人吧,于是在有时间时,就跟着大娘大嫂学做饭,渐渐地,自己也成为做饭的好手。有一年农闲,村里来了铁匠给队里和人们打造劳动工具,大队就派我去做饭,工人吃了我做的饭,竖起大拇指直夸。村里在给学校修五孔砖窑洞时,30多人的饭,也是我一人做的,大家赞不绝口。

第二道难题是冷和怕,刚开始大队干部出于照顾,给我安排了一孔大窑洞。但一个人在那么大的窑洞里,冷冷清清,晚上睡觉总感到不踏实。特别是冬天,窑洞里怎么也暖和不了,冷得瑟瑟发抖。后来房东大嫂就让她女儿陪我睡,但还是解决不了冷的问题。最后,大队干部又给我换成了一孔小点的窑洞,把整个窑洞都用报纸重新糊了一遍。那孔窑洞非常小,小炕上只能睡下我和做伴的女孩。但农村的土窑洞,也还冬暖夏凉。就这样冷和怕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再就是吃水的问题。靳家山的人们都住在了高山上,吃水却在深沟里。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小姑娘,平时没有(时间)锻炼,挑上一担水累得浑身都是汗,衣服都湿透了。所以我的洗漱大部分是在沟里的小溪里,就连深秋也不舍得在窑里用水,除非结了冰。后来经过锻炼,虽然不像开始那样挑水困难了,但毕竟在深沟挑水,能节省还是尽量节省吧。前几年还我回过靳家山,看到村里已经引水上山了,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水龙头,心中不由地为时代的发展高兴,也对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感到由衷的羡慕。

《藏不住地收获喜悦》(左一为作者)

  我在靳家山,最大的收获就是不仅学会了许多农活,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这使我自己终生受益。除春播,夏锄、秋收等赶季节的农活外,收秋后也没闲空,开始拍梯田,深翻地等。刚开始没有锻炼,一天下来,累得骨头散了架,到后来锻炼出来了,也就不感到怎么累了。在上地休息时,还和大伙一道,去荒坡上挽“羊脑梢”和“青蒿杆”,回去以后当柴烧。深翻地时,常常得晚上加班干,大家一人一盏灯,干得热火朝天,包括缠过脚的大娘们,脚上套着男人们穿的鞋,也在那里不甘落后,自己就更不能落后了。因此,当时的氛围和勤劳善良的乡亲们的不屈精神,时刻感染者我,激励着我,让我常常充满一片激情。

在锻炼中走向成熟

  插队时期,我还成为了修剪红枣树的好把式。靳家山村有许多枣树,这是当时生产队可以变现的重要副业收入来源。通过跟着老农修剪枣树,使我懂得了要:不留朝天枝,不留倒吊枝,不留背阴枝,不留古老枝,不留虫害枝,不留磨地枝等修剪要诀。新出来的新枝大部分要铲除掉,只留合适的几枝就足够了。靳家山的果树也挺多。那的梨子比河北的鸭梨好吃的多了,酸甜可口,至今常令我回味无穷。

至今仍在想念那时的香甜

(左为作者)

  年,大队所在学校缺下教师了,村干部就让我去我教书。那时还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对我们教师工作上要求很严,生活中很宽容。我带着四、五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由于自己的努力,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为了对得起乡亲们对自己的厚爱,也为了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校寒暑假期间,自己也不愿意回家休息,而是每天仍旧跟着社员们一块下地劳动。就这样,我当了四年挣工分儿的教师。

“娃娃”老师教娃娃

(左二为作者)

  年,吕梁地区水泥厂招工,县知青办分配我到水泥厂参加工作。在欢送会上,我再一次感受到靳家山人对我的情义。

村支部书记说:出门在外,面子很重要,看你的被褥单薄,大队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给你,只能给你送村里自己种的8斤棉花,村里的老百姓也同意凑起来,给你添置被里和被面,让你做一套新棉被。这在当时布匹缺乏的年代,确实很难得,这份情义,让我永生难忘。

我后来从地区水泥厂调到中阳县城工作,家就安在中阳县城。但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靳家山。是在靳家山四年多的插队生涯,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不易,更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德。

每到一个岗位,每当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我就和当年那种艰苦的环境比,和仍然在农村的老百姓比,这样一比,心中就感到了许多平衡,也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现在每当回到三交镇,我只要有时间,就要回靳家山看看当年的乡亲们。现在的靳家山,已经由当年崎岖的小道变成环山的柏油路,交通非常方便。但即使条件这样好,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留守的老人也寥寥无几......

我们当年修的梯田,打起的坝偃,也大多成为荒芜的土地。每当看到这些,就有一种自己曾经抚育过的孩子,现在被人抛弃的感觉,心中百感交集,很不是滋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