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小木耳铺出致富路

2022/12/23 来源:不详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黑木耳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扶贫产业中的重点新兴产业。中阳县利用县域内林草丰密、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从年的小试牛刀,到年逐渐推广,再到年的全面铺开,三年时间,把黑木耳真正发展成为中阳县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木耳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张志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回乡创业,小试牛刀

车鸣峪乡大营村村民张志勇是一个普通的“80后”农民,早些年,张志勇在太原建筑工地上务工。“在外地打工工资是按天算的,干一天有一天,一年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除去一家人的开销,一年下来也攒不下钱。”回忆往事,张志勇有些局促,右手拇指一直在揉搓左手掌心。两个孩子上学,母亲患病,沉重的经济压力让他的家庭入不敷出,他也因此在年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春节,张志勇回村过年,发现道路两侧建满了大棚基地,跟邻里乡亲打听得知,政府在这里试种黑木耳成功,准备进一步推进黑木耳产业,鼓舞群众栽植黑木耳。栽植黑木耳是一项投资小、保收益的创业项目,张志勇当即决定辞掉工作,试着创业。年4月,张志勇预备拿5万块钱小试牛刀,加上政府补贴,可以建起两个大棚,栽植4万棒木耳菌棒。张志勇手脚勤快,每天在大棚里忙碌着,发现木耳长杂菌,就立即向技术员请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黑黝黝的木耳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培育,他收获了4千多斤干木耳,共收益13万余元,减去成本和人工开支,纯收入7万余元。“我在太原打工,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做工,省吃俭用也只能维持生计,寄往家里的钱少之又少。现在回家创业半年,竟然赚到了打工一年的钱,我要继续扩大规模,让我们家日子过得更好!”张志勇开心得合不拢嘴,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扩大经营遇难题,政府“雪中送炭”

张志勇尝到了小木耳产业的甜头,年决定进一步扩大木耳种植规模。经过估算,大约需要投入万的资金。张志勇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才凑了35万,巨大的资金压力让张志勇刹那间失去斗志。

“扩大规模,这么一大笔启动资金哪里来?货物堆积成山,销往何处?投资过大,万一赔了……”张志勇回想创业初期的艰难以及各种不确定,眉间紧锁缕缕忧愁。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并耐心细致地为他讲解项目到户的补助政策:“如今政府政策好着呢,每个大棚补贴2万元,每根菌棒还补助1.5元,这样算下来能解决你70万余元的资金问题,还可以帮你办理15万元创业贴息贷款,放心去干吧!”有了资金的支持,张志勇信心十足,放手干起来。除此之外,县里聘请的技术专家多次来到张志勇的木耳大棚,为他带来了更多科学的技术指导,他的木耳长得黑黝黝、颤巍巍,而且品质好、产量高,政府统一收购,帮助张志勇解决销售难题。政府多次‘雪中送炭’,为他铺平了创业路,开启了致富门。在车鸣峪乡像张志勇一样的村民还有许多,他们依靠“党支部引领、政策扶持、贫困户参与以及技术团队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这条致富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富裕。

带动乡邻增收,共圆“致富梦”

目前,张志勇的黑木耳基地共栽植菌棒28万棒,通过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共带动全村30多户村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3户,妇女20余人,带动当地贫困户和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万元。年底,黑木耳种植基地产量可达2.8万余斤,产值可达84万余元。下一步,张志勇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成立种植合作社。“现在政策好,要技术有技术,要资金有资金,要销路还有销路,让俺在家门口圆了创业致富的梦想。”朴实的张志勇乐呵呵地说。张志勇用行动践行着“80后”的初心与使命,他敢想敢干,靠栽植黑木耳发家,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小小的黑木耳,成为了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张志勇通过黑木耳端起“金饭碗”,带领着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如今,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未来,乡村振兴使命在肩,“小木耳”铺出的致富路将越走越远。(马林)

吕梁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