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促发展我市电力发展工作综述

2023/7/23 来源:不详

图为临县3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一角。记者刘亮亮摄

地电方山分公司职工正在维修电路。记者刘亮亮摄

□本报记者张娟娟

远眺夜晚的吕梁,万家灯火通明,霓虹闪烁,似璀璨繁星的盏盏灯光在城市的高空点缀着现代文明独有的温暖,书写见证着近10年来,在电力发展的支撑下,这片土地上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变迁。

10年来,我市用电量从年售电量.06亿千瓦时,增长到年的.62亿千瓦时。“两率一户”三大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充分满足了吕梁各县市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10年来,电网建设总投资达.13亿元,畅通了全市电力输送的“毛细血管”,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一代代电力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电网建设,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接续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在吕梁大地上书写了助力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新篇章。

坚强电网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年12月29日,随着最后一道倒闸操作指令完成,国网吕梁供电公司负责建设的石楼龙交风电送出工程正式投产送电。当时工程处于我市典型的黄土高原环境,山势复杂、地势陡峭、道路曲折,还多次跨越公路、10千伏线路、河流和多处耕地,施工难度极大,但是该工程当年核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将天的工期压缩到了90天并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创造了吕梁供电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电网建设的“吕梁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供电公司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广大电力员工以蓝天当纸、铁塔作笔、汗水为墨,绘就了吕梁电网气壮山河的宏伟画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障。

十年前,国网吕梁分公司所属五县(市)35千伏变电站有座,主变台,总容量.89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条,总长.65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吕梁分公司所属五县(市)电网建设总投资累计63.13亿元,是“十五”、“十一五”投入总和的3倍。新增变电容量.16万千伏安,有效解决条配网重过载线路、29.6万户低电压问题。经营区域内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8%、99.81%。截至年底,吕梁电网基本形成以千伏站为电源支撑点、千伏分三片运行、千伏和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辐射供电的网架格局。

十年前,地电吕梁八县分公司共有KV变电站3座,主变5台,容量MVA;KV变电站22座,主变42台,容量.5MVA;35KV变电站40座,主变76台,容量.15MVA;KV线路5条,总长度.公里;KV线路34条,总长度.公里;35KV线路74条,总长度.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电吕梁分公司所属八县电网建设总投资约41亿元,截至年底,地电吕梁八县分公司共有KV变电站6座,主变12台,容量MVA;KV变电站33座,主变66台,容量.5MVA;35KV变电站45座,主变90台,容量.7MVA;KV线路13条,总长度.08公里;KV线路65条,总长度.公里;35KV线路93条,总长度.公里。

通过大力投资电网建设,区域内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飞架林立,城市有了源动力,山村有了夜明珠,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电网的延伸,始终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电源的建设发展。坚强的电力保障,也促进了我市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阳的钢铁、兴县的电解铝、孝义的氢能源、汾阳的白酒、临县的煤炭等,都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支柱产业。

数字科技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在石楼县义牒镇留村,远远望去,屋顶、荒地、山坡、棚顶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堆砌起错落有致的“梯田”,在茫茫山坡上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该村村民贺瑞明怎么也想不到自家的屋顶太阳能板可以变成生财之道,“政府给我们屋顶上安装一个‘蓝板板’,想不到成了我们的‘铁饭碗’,只要晒晒太阳就有钱进口袋,真是个好事情。”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倡导开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使绿色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在光伏扶贫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市探索出牧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游光互补等多种形式,为脱贫增收拓展了新路径。华润岚县30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采用“畜牧+种植+光伏”模式,兼顾种植业、养殖业与光伏发电,成为全市首个“畜牧+种植+光伏”示范项目。这种蝴蝶效应推动吕梁逐步形成了方山县的“光伏+中药材种植”模式、临县的“光伏+养殖”及“光伏+食用菌”种植模式、中阳县的“光伏+蔬菜大棚”模式、兴县的“光伏+低秆作物”种植模式、岚县的“光伏+畜牧+种植”模式、石楼县的“光伏+畜牧+小杂粮”种植模式。

据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光伏累计发电4.3亿度,发电收益3.5亿元;全年预计到村资金4.2亿元,预计到户资金3.3亿元。共设置光伏公益岗位6.85万个,使用资金1.25亿元,其中脱贫户、监测户岗位数3.9万个。另奖补户数个,奖补资金万元,为我市加快能源革命步伐、实现转型发展增添了新支撑。

作为传统资源型地区,我市依托优良的风能优势,还大力引进、推进风源项目。其中,岚县先后与5家风电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在西北、西南山部地区及荒山、荒坡等地全力实施18个风电项目,风电、光伏项目装机总规模达.4MW,总投资约63.3亿元。交城横尖、会立9.95万千瓦风电项目,风电场整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备并网条件;交口2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在进行并网调试。

从市能源局获悉,我市共纳入历年省级年度建设计划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2个,总规模.5万千瓦;并网投产16个项目,装机容量80.5万千瓦;全市建成投产分布式村级(联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8.6万千瓦。全市共纳入历年省级年度建设计划风电项目48个,总规模.08万千瓦。并网投产3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在建项目3个,总装机容量16.95万千瓦。

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碧水蓝天,为实施好国家清洁取暖这一重大民生工程,自年“煤改电”实施以来,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和地电吕梁公司争当能源清洁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年,地电吕梁公司区域内“煤改电”项目所涉4个县冬季取暖完成户,投资.43万元;年所涉七县(区),经发改委核总项目户数为户,共计划投资万元;年所涉总项目户数为户,共计划投资万元,所有项目全部完成。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年完成户“煤改电”、孝义小康电示范县等52项配电网建设任务;年,按期完成“煤改电”任务1.06万户;年推进清洁取暖,投资万元完成户“煤改电”任务;年全面完成农网巩固提升工程、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工程,实施“煤改电”清洁采暖2户。

“以前一个冬天要烧五千多块钱的煤,煤改电后,我们家到现在一共用了度电,1度电0.元,一共花了块钱。而且在取暖期还可以享受政府3年补贴,元以内补贴取暖季电费一半。”家住文水县刘胡兰村的石建国高兴地说。

供暖方式的变革蓝了天空、暖了民心,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清洁供暖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践行使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互联网+供电服务”的推进,用电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逐步实现。国网吕梁供电公司与地电吕梁公司一致在“减少、缩短、优化”上下功夫,如今,“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已成为常态,客户动动手指即可办理交费、办电、开票、查询等业务。流程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快,服务越来越人性化,成为广大电力客户办电的切身感受。

“非常感谢供电公司给予的帮助,这‘网上地电’APP太好用了,我就在家里提交了申请,没想到两天就用上了电。这个软件太实用了,还能交电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现在我们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在用‘网上地电’。”近日,离石区西属巴村村民王先生在“网上地电”APP上进行了线上办电申请,地电离石分公司西属巴供电所客户经理到现场勘察并进行提前部署,两天时间,王先生就在家里足不出户用上了放心电。

为便捷服务用电客户,不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地电吕梁分公司一直在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一直致力于压缩接电环节、时间、成本。截至年12月,低压居民的办理时间缩减为4个工作日;高压用户办理由6个环节缩减为3个环节;高压单、双电源办理分别缩减为15、25个工作日。城区、农村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压减至5、15个小时以内,或年均同比压缩8%以上。用户缴费由“十分钟缴费圈”逐步发展到“网上实时缴费”,业务办理由单一的柜台受理发展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