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万户尽欢颜我市全面提升民生福祉工
2023/7/23 来源:不详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www.sohu.com/a/330332735_120224920
千家万户尽欢颜
——我市全面提升民生福祉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冯凯治
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一件件民生实事,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市实行的惠民政策与广大民众的愿望同频共振,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了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筑牢了我市广大人民幸福的“根基”。
告别土坯房住上安居房
“以前我住的土坯房,东侧墙体已经有了裂缝,我每天都担心房子会塌,尤其刮风下雨天,晚上都睡不好觉。”石楼县石楼小镇的移民搬迁户宋俊喜向记者讲述了以前的住房情况。
石楼小镇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保持了原来的村落文化生态。从一个村里搬出来,又住到一个小区,成了邻居,又在一起上班,大家伙格外高兴,用当地人的一句豪言就是“福建有土楼,山西看石楼。”
“舒心”,正是群众对易地移民搬迁的肯定。位于交城县西营镇天瑞小区的天瑞服装加工厂,是东坡底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配套产业,全厂70多名工人大部分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工作既能兼顾家庭,还能增加收入,深受搬迁户的欢迎。目前包括康乐小区宏禾园农业基地、梁家庄小区城南菜市场在内的三个“扶贫车间”已吸纳几百名搬迁群众就业。
在临县湫水万安苑,一幢幢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在中阳县弓阳村,一座座二层小楼飘着袅袅炊烟,三五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在石楼县石楼小镇,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到位,水暖电路线一应俱全,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吕梁大地,这样的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美丽富饶的图画。搬迁后的贫困户们自豪地说:“搬出大山,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如今这个目标实现了。”
实践证明,移民搬迁这条路子,对吕梁数十万贫困群众来说,不但走通了,而且走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道路更畅通百姓更幸福
6月26日上午,首发动车D次“复兴号”动车列车组从吕梁火车站驶出,开向省城太原。这趟时速公里动车组的开动,填补了吕梁市无动车组列车运行的空白,标志着吕梁正式进入了动车时代,老区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路通了,人心就齐了。
夏日,绿色的吕梁山、流淌的黄河水和沿黄旅游公路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全域旅游一张网格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规划建设总里程公里,其中主线公里,支线公里,规划总投资54亿元。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犹如一条彩带,穿行在吕梁山和黄河水之间。据悉,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沿线将设置生态绿道28.5公里,驿站14个,房车营地3个,观景台10个。截至目前,已建成公里,五大系统配套完成。晋绥边区纪念馆、黄河水蚀浮雕、碛口古镇、千年景区、北武当山、庞泉沟等67个景区景点实现互联互通,“城景通、景景通”的旅游公路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推动了沿线余万亩红枣产业发展和30余处农业产业园、50多个贫困村余个特色“农家乐”“采摘园”“水上乐园”“民宿”等农家旅游经营项目蓬勃兴起,直接带动了沿线18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兴县瓦塘镇裴家川口村是当年的黄河古渡口,黄河到这里水势平缓,地形开阔,是天然的优良码头。
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尽管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底蕴,但裴家川口却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推进,裴家川口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年,该村被确定为沿黄旅游示范村,是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随着瓦裴公路及沿黄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助力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不仅能实现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还能带动余贫困人口从事旅游配套产业,带动余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没开农家乐之前,我一直在外打零工,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前几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饭店,那时候路不通,饭店生意不景气。直到沿黄旅游公路修通了,饭店紧邻着公路,生意一下就火了起来,现在的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裴家川口村渔家饭店的老板裴俊伟说起沿黄旅游公路带来的变化感慨万千。
好水润民心日子更舒心
“俺们村吃上自来水了”。随着控制阀井阀门的开启,石白头乡前曹底村56户村民家家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全村老幼欢声雀跃,奔走相告。临县石白头乡前曹底村水桶挑水的历史在年9月30日这一天划上句号。全村村民将永远记着这一饮水里程碑的历史时刻。
石白头乡是地处临县西部大山深处的深度贫困乡镇,前曹底村是全乡生存条件最艰苦的穷地方。因地形条件所限,大部分人家居于裸露基岩上,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难度非常大,村民只能靠担水来解决饮用水问题。
年,临县水利局施工队克服立地条件差的困难,经过1个半月的奋战,于9月30日完成安全饮水工程。
饮水难,用水难,不只是偏远乡村面临的难题。在一些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由于自来水工程年久失修、水源淤积,造成管网漏损严重,不仅水质差,还经常处于缺水状态。
交城县洪相乡安定村的供水工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且未安装计量设施,村内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加上部分村民浇灌菜园等无节制用水行为比较严重,导致边远及地势较高的用户用水困难。年,交城县水利局对该村改造村级管网约50千米,并接入广兴集中供水工程优质稳定水源,彻底解决了该村供水压力不足、管网跑冒滴漏、边远群众用水困难的问题。
为破解农村饮用水难题,让农村居民“喝上水”“喝干净水”,我市始终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任务来抓。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资金9.29亿元,新建改造处工程,巩固提升了个自然村、.4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条件;同时维修处工程,消除了个自然村、77.37万人的饮水安全隐患问题。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集中供水率达96.43%,自来水普及率达91.66%。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翻开我市的民生账本,住房、道路、饮水……一个个民生项目生根开花结果,如同雨露滋润心田,老百姓脸上绽放出的美丽笑容,是对民生改善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