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普在兴县一微服私访

2023/6/23 来源:不详

序言

年十月,白普被派到兴县担任县委书记。任职期间,白普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至今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今年春天,文友们小聚,席间谈起反腐倡廉,他们满怀敬意地谈起白普书记。他们的父辈曾和白普一起工作,对白普书记的作风无不敬佩。我听后很感动,觉得白普书记的故事值得传播下去,白普书记清正廉洁、敦本务实的精神在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遂把这些故事收集整理成文,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一、临危受命年冬天,朔风冷硬,大风刮得电线杆呜呜响。正在离石家里过周末的白普接到通知,山西省委召开扩大会议,要他马上去参加。彼时五十四岁的白普已先后在方山、临县、中阳、介休当过三十三年县长、县委书记,目前在地区落实政策办公室任职。接到通知,白普风尘仆仆赶来开会。会后,省委组织部长刘开基找他谈话。他给白普讲了个故事:“在吕梁地区兴县的一处工地上,有个衣衫褴褛的人拣那些牛皮纸做的水泥袋子,人们以为他拣回去当柴烧,却看见他仔细的擦干净上面粘着的水泥。有人好奇地问他拣的这做甚?他不说话。后来人们知道了——村子里有人穿上了牛皮纸做的裤子。”

“兴县有个庙井村,共有四百口人,其中67口人去讨饭吃了……”

“兴县我知道,四零年我在那里打过仗,是个’平地有山皆走石,荒边无树鸟无窝’的穷地方,白普说。

“国家成年用骆驼、汽车往兴县运救济粮,每年平均万斤。这不行。你去把兴县人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组织部长顿了顿,又说:“和你资历一样老的干部都升职了,你总是平调,有想法吗?”

“我十四岁参加革命,经历过战争,负过伤,二十八岁当县长,从县里做到省里,名利看淡了,只求在有生之年能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好。你今年54岁了吧?就用你的后半生去解决这个问题。”

“兴县之行,定不辱使命。”

二、赴任兴县

农历十月,西北黄土高原上,朔风呼号,寒气逼人。一辆开往兴县的小吉普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车子颠簸摇晃着,灰尘扬起如导火索一样追着车轮跑。当汽车驶入兴县境内时,坐在副驾座上的的白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凝视着远方,思绪万千。

巍巍吕梁山,滔滔蔚汾河,卧在山坡上的村庄。这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他感到十分亲切。在去兴县前,地委领导怕他去了不好开展工作,让他带几个“心腹”去,防止孤立,他拒绝了。搞派系只能让事与愿违,他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去为兴县人民谋利益,他相信,他会得到兴县人民支持的。

刚来兴县不久,正赶上春耕大忙,他召全县农业技术骨干开会,商谈科学种田大计;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征询他们对县委工作的建议。大家认为新来的县委书记平易近人,积极务实。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对政府工作提了很多意见。

第二天,白普一大早来办公室。看见县政府大院墙跟前围着几个人,见他来了慌忙散去。他走近一看,墙上贴了一张大字报,白纸黑字,指责白普不抓大事,搞唯生产力论。接着,他听到许多风言风语。说有人扬言,要把白普轰走。白普没理会这些挑衅。他身背挂包,头戴草帽顺蔚汾河一路行走,准备踏遍兴县的二十四乡镇,在充分了解民情的基础上,制定政策。

二、微服私访

1、年初夏的一个上午。阳光渐渐酷烈,晒得庄稼蔫蔫的。黄河岸边,兴县“好旺角”圪垯上公社牛家川的社员们在锄谷子。社员们额头上的汗滴滴成水线流到土地里。队长招呼大家休息。一群人围坐在地头的树荫下,手里拿着草帽扇风。一会儿爆出一阵哄笑。一社员大声念着一段顺口溜:

“背朝黄土面朝天,浑身流汗是社员。满嘴流油是干部,吃了南川吃西川。”

“下乡干部真’辛苦’,钻在队部提三壶。坐镇大队四不吃,下乡只吃拉条子。(干部四不吃:红面不吃,玉米面不吃,豆面不吃,小米不吃。三壶干部:一壶酒,一壶茶,一壶药)

一社员躺在阴凉地,伸了个懒腰,说:“他在队里拉条子,咱在地里晾条子。”大家哄笑起来。

“有人来了!”

小队长警惕的朝地畔一望,小声喊起来。“像个下乡干部!”

一社员说。大家一齐转头看去,见一人坐在地畔,在一小本本上写什么。这人中等身材,穿着灰色中山装,肩挎一个黑背包,头戴一顶草帽,年纪在五十开外。

“下乡干部咋会到这里来!”

另一社员无不讥诮的说。大家不做声了。那说顺口溜的却说:

“怕他个毬!他能把我开除出地球!”

队长朝着说顺口溜的喊:

“八哥,不要说了!”

八哥不但没停,反而故意大声念起来:“下乡坐着小吉普,肚子吃的圆又鼓,回去照领三块五,你说辛苦不辛苦!”

队长看了那人一眼,见他还在本本上记。就大声说:

“歇好了,再做营生。”

说着握了锄头,站起来走到地里,呸呸往手心唾了两口,握紧锄头锄开了。社员们都跟着走进地里。来人站起,拿起旁边的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走了。

晌午,那人来到了牛家川村。他放下拐棍,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几个老婆婆看见村里来了陌生人,围过来看着,猜测他的身份。说他是讨吃吃吧,穿的不像,但是看那根打狗棍又像讨吃吃。

一个老婆婆上前问他:

“你是谁?来这里做甚?”

“我来这里了解些情况。这村里一年能分多少口粮?”

老婆婆们看见他不威武,待理不理的。会计走过来看了一眼,说可能就是个讨吃的,然后进了厕所。老婆婆们疑疑惑惑的走了。来人掏出煮鸡蛋慢慢剥蛋壳,揭开军用水壶里的盖子吃喝起来。估计鸡蛋是早上百会村的社员偷偷放进去的。他上午掏笔记本时觉得有东西,一看是煮鸡蛋。会计出来看见他吃鸡蛋,觉得此人不一般。村里除了还不会吃饭的小孩子、病人,谁能吃起鸡蛋呢!这样想着,就过去询问他,他说自己是来下乡的,姓白,叫他老白就行。会计觉得,既然是下乡干部,那好赖得招待。他把这人引到大队部,挖了一碗白面放进面盆里,让他自己做饭吃。一会儿,社员收工回家来了。支书进来看见他正和面,两手粘满白面。支书忙说:

“哎呀!怎么能让你和面哩!你可是……”

来人连忙摆手示意。支书话说了半截噎回去了。自己忙着洗手,要夺过面盆,却看见面已和好。饭熟了。支书给他端来一碗拉条子,他愉快的吃了。简短的午休后,他和社员一起去锄地。有个下乡干部跟着,大家拘束了,都不说话,没有往日热闹了。他问:上午那个说顺口溜的呢?大家都看着八哥,八哥不好意思的笑笑,不言传。晚上回来,他和支书说要吃派饭。支书说:

“哪能呢!你是县里来的干部。”

“县里派我来了解民情,我到了社员家里,才能了解到。”

支书把他派到一户社员家。主妇给他端来一碗小米粥,他看到大锅里是红稻黍糁糁,蹙起两条粗黑的眉毛。他问男主人:

“咱村人均一年能分多少口粮?”

男人说:“二百斤稻黍,五十斤谷。”

他难过的吃不下,放下那碗小米粥,舀起一碗稻黍糁糁饭,说:

“你们吃甚我吃甚。”

此人正是微服私访的白普。夜里,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想起战争年代自己在兴县的往事来。年,他随特务团驻防兴县蔡家崖,保卫晋绥边区首府。春季,鬼子集结万人分十二路蓖梳式扫荡兴县晋绥边区首府。他奉命带领全营四十个伤病员独立行动,与敌人周旋,保护他们的安全。他带领伤员们昼伏夜行,往兴岚边境安全地带转移。在日夜频繁的行军中,兴县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战士们,饿着肚子省下粮食给战士们吃。无论走到几百户人家的大庄,还是几户人的小村,战士们都能喝上热腾腾的小米粥。如今,用小米养活了晋绥机关和军队的兴县人民,当家作主了,却连小米饭也吃不上了?!

他点起煤油灯,掏出笔记本记下:一,一定要让群众吃饱饭。二,坚决扭转干部借检查下乡之名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之风气。

2、一天,白普要到马家山大队考察,圪垯上公社书记老贺说:

“白书记,那地方跌死铬狸摔死蛇,好腿也难走哩。你的腿有毛病,还是不要去。”

白普年调到雁北地区工作,不适应那里寒冷的气候,患了腿疾,坐在沙发上就站不起来,站起来又迈不开步子。

“越是这地方,越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况,马家山一定得去。”

老贺只好陪着他一起去。俩人一人一根树枝做的拐杖,走羊肠小道,攀岩缝,跳石脊,征服了一段又一段的“山羊路”,走访了一个个山高皇帝远的山庄窝铺。晚上,他们回到村里。在社员家吃了玉稻黍糁糁饭,就住在他家。那家婆姨给他们铺好炕,临睡前,老贺看见像根圆木样的蓝布枕头,黑油腻腻的,就和主家要了一块洗脸巾给他铺上。他悄悄的说:

“快拿开,咱和群众一样,他们行,我也行。”

3、这一天,白普走到了蔡家会学校门口。往里看了一眼,正在开批判大会。主席台上摆着几张桌子,坐着一排领导。上面拉着横幅,写着“批林批孔促生产,忆苦思甜不忘本”。台下中间坐着学生,后面是老师,周围站着社员。一七十多岁的老汉正在发言。白普走进去,悄悄地站在一队学生跟前。那老汉说:

“林彪反党集团鼓吹’今不如昔’的谬论,’今’嘛,就不如个’昔’?”

底下有窃笑声。白普跟前一老师模样的人笑着说:

“’金’肯定比’锡’好。”

台下一片哄笑。台上一干部站起朝这边看,弯腰对着喇叭大声说:

“安静,吼喊甚了!”

白普掏出本子记了几句,悄悄的走了。

4、白普徒步跋涉,走了兴县境内的十二条大大小小的流域。大的蔚汾河、岚漪河、湫水河、南川河,小的没有名字,叫赵家坪沟、张家坪沟、大峪口沟等。他发现,在这些河流上,偶尔会有粗糙的小型水库,顽石砌成,熟石灰抹缝,隐蔽在深沟里的沟坝地里。也有一些小水渠,在石岩里流出的泉水上顺势筑渠,把水引到地里。在黄河沿岸,他看到小片枣林、果园。

一天他赶路,在任家湾遇上一后生赶着驴车拉着枣,他问你这是要去卖枣?他说不是,枣卖不了,人们没钱。他去县川里用枣子换玉米,县川里没枣子有玉米。这里千沟万壑水流土失,但居住在土窑破屋里的农民并没有对它失去信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把庄稼之本——水和土固定在农田里,借自然之力,来治理山川,这是了不起的创造,为什么不支持他们、推广他们的创造?!白普看到了改变兴县面貌的力量。

5、沿着黄河走了十四天,徒步跋涉七百余华里,走遍村村队队,白普吃了县委书记不易吃上的茶饭,听到了县委书记不易听到的心声。老百姓厌烦了批林批孔,只对吃饱肚子感兴趣。

回到县里,他访问有经验的老干部,请来技术人员,带领各路人马,车鸣马叫,一路煊赫来到实地勘测。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的原则,一项一项的做了具体规划。在县委机关大院,一孔旧窑洞里,灯光照着墙上斑斑陈砖。白普看着《兴县地形》、《兴县交通图》、《兴县水系图》。他决定先办好四件事:第一件,搞好生产,让群众吃饱肚子;第二件,发展多种经营,让群众有钱花;第三件,修通公路;第四件,植起树来。他起草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份文件:《关于认真纠正不正之风,加强干部职工思想建设的决定》,在这份文件里,他规定,下乡干部必须深入到农村大队蹲点,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不准开小灶,一律吃派饭。他把这份文件内容归纳成九条,在全县广播大会上宣布。并约法三章:干部下乡检查生产,一不准炒菜,二不准喝酒吃肉,三不准烟茶招待。做好这一切,他出来院子,抬头看繁星满天。他想,什么时候兴县农民碗里的米粒能像星星这样稠……

第二天,白普又下乡了。这次“县太爷”下乡,大张旗鼓,只差二十面锣鼓鸣锣开道了。社员们发现,那个独自一人下乡,吃派饭住山庄的老汉,就是县委书记!消息传到牛家川,社员们高兴的说:“那个老白是县委书记!”“县太爷一上任先来看了咱们!”“这老汉要大干哩!”八哥又编了顺口溜在地头说:“说白普,道白普,县委书记叫白普,白普这人不摆普,下乡不坐小吉普。吃派饭,住土窑,不怕身上粘黄土。翻山越岭访疾苦,对咱百姓似父母。(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