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人们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2023/2/15 来源:不详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自从西周建国之后,古代中国便进入了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并将这一模式一直延续到了清代,这令中国逐渐成长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庄稼的收成,几乎是完全绑定的,因此古人对于农耕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稻田

在耕作的过程中,能否预知天气,对于古人耕种是最重要的,当时他们虽然没有气象卫星,但是凭借着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古人们还是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可靠的天气预报方法,为耕种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古人看云辨别天气

古人们在预测天气时,往往会选择一些参照物,在最早的时候,人们会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来预测近期的天气。

这主要是因为在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古人认为日月是神明的代表,其变化体现了超自然力量的意志,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表现史前宗教活动的壁画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人总结出了一套以日月为参考的天气预报理论,其中通过日晕和月晕来判断天气的方法,至今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太阳和月亮的变化,并不经常出现,因此这种天气预报方式并不稳定。

后来古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化也能够准确预测后面几天的天气,云彩也开始取代日月,成为了中国古代气象预测理论的主角。

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的说法,即如果出现了层状云,就会出现雨雪,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当代气象学的证实。

▲天空中的积雨云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依据云朵形状来判断天气的理论,也越来越完善,在《易飞候》一书中就有比较完整的论述:

凡候雨,以晦朔弦望云汉四塞者皆当雨。如斗牛彘当雨暴,有异云如水牛,不三日大雨……雨征苍黑,云细如杼轴,蔽日、月,五日必雨,云如两人提鼓持桴,皆为暴雨。

这段话中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形态描述得十分生动,关于这些云对于次日天气影响的结论也十分准确,而这些理论的产生也为古代农民的劳作,提供了指导。

除了观察云彩的形状之外,古人还会根据云彩的动向来预测之后的天气,民谚:“云行东,车马通,云向西,马溅泥,云行南,水涨潭,云行北,好晒麦”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这其实是古人通过云彩的走向,来判断风向,从而起到了预测天气的作用。

▲古代农民塑像

但相比于对云层形态的观察,这种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中国不同地区受到的季风影响并不统一,因此各地都会有一套专属的预测口诀,这种差异性让根据风向判断天气的方法,并不能通用。

但在西周时期,由于古人的生活区域相对集中,因此以风向来判断天气的泛用性较高,“习习谷风(即东风),以阴以雨”这句西周时期的农谚,便是例证。

后来古人更是掌握了根据云彩的消散情况,判断天气的能力,他们发现云彩在夜间消散并不能作为天气转好的例证,反而可能预示着第二天出现雨雪。

现代气象学也证实了,这是因为空气对流也可以造成云层的消散,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就能够跳脱出云彩和雨雪之间的联系,提出如此具有辩证性的理论,也是十分不易的。

二、中国气象预测发展的瓶颈

既然从西周起中国古人便已经开始研究气象预测了,那么在之后的几千年里,我国理应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气象预测体系,但事实却是,中国的气象预测技术在汉代之后,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

虽然民间诞生了许多新的理论,但这始终无法得到官方的认可,这一现象对于气象预测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董仲舒画像

而官方不推动气象预测发展的原因,要从儒家思想占据主导说起。

在汉武帝在位期间,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令儒家学术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指导思想。

在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良中,“天人感应”学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一论点的提出,让天气变化成为了一件极具神秘色彩的事情,将气候的变化,说成是上天的意志。

这种理论的提出让政府层面,不会再进行天气预测了,而且也会对民间的天气预测行为,进行打压,这种压抑的氛围让我国的气象预测理论,陷入了瓶颈。

虽然我国古代政府会设立专门的气象监测官员,还发明了测定风向和风力的“相风铜鸟”和“五音测风”法。

但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天气的异变,来推测统治者的政治行为是否出现隐患。

▲山西大同圆觉寺塔顶的相风铜鸟

因此即使古代政府官员依靠这些先进仪器,成功预测了天气异常,也不会将这些信息告诉百姓,而是想尽办法从政策上做出调整,希望能够让上天改变“心意”,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让百姓们错过了避灾的最佳时间,这种“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也成为了中国农业科学发展的拦路虎。

即使在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时间里,古代的士大夫阶级在谈论气象预测的时候,也十分喜欢在里面加上一些哲学观点。

比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自己的一次预测经历。

当时汴京城遭遇了罕见的大旱,社会各界人士举行了很多祈雨活动,之后连续多天,天气阴沉,这让京城上下欢呼雀跃。

但随后一天,突然天气放晴,连泥土都被晒得十分干燥,京城百姓们都觉得一定是自己心不够诚,便想要再做几场法事。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但被召进宫的沈括却和皇帝说,明天就要下雨了,事后果然应验,旁人问沈括是怎么预测的。沈括便从阴阳五行的理论讲起,却并没有给出任何的事实依据。

但沈括的言论,还是受到了一众文人的追捧,这种故事的盛行,显然让天气预测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特权,这显然是不利于农业科学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于气象预测,还有许多十分实用的记载,比如如何通过云彩的颜色和形状来判断天气,还有对不同海拔气象差异的详细记录。

这也从侧面说明,沈括对于降雨的推测,很有可能是基于观察的,但是在同僚面前他还是不得不大谈玄学,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气象预测发展,面临的阻力有多大。

三、其他气象预测方法

除了观察日月和云彩之外,古人还研究出了许多不同的气象预测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二十四节气的提出。

▲二十四节气图

古人在年复一年的农业劳动中发现,虽然每年气象变化存在不同,但大体趋势却是高度统一的,在总结后,古人将一年中几个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挑选出来,就成为了如今的二十四节气。

由于细致的气象预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跟着节气的变化,进行劳动内容,虽然有时候这会令农业生产出现一定的损失,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很可靠的。

甚至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农民依然以节气作为农事的重要参考,这也说明了古人的智慧。

与此同时,古人们还发现了身边的动植物,也可以作为气象预测的参照物,像我们熟知的“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都是十分经典的例子。

相对于观察云彩,小动物的行动变化无疑更加直观,因此这种观察形式也被农民广泛采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搬家的蚂蚁

在《齐民要术》等著作中,贾思勰等人不但提出了几种判断天气变化的方法,更针对特定的天气变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教育百姓在面对不同天气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而且在民间依然有很多有识之士,在用心整理各地流传的气象预测知识,虽然这些内容无法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像清代梁章钜所著的《农候杂占》等作品,依然给百姓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帮助。

虽然其中包含了部分迷信内容,但更多的知识都是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而来的,依然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我国的气象卫星

如今随着中国气象学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了可靠的气象卫星,并能对未来多日的天气进行精准的预报,这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通过物候,来自己预测天气了,但是我们依然有责任将这些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并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探索精神。

注:

本文关于古代中国气象预测发展的相关内容,参考自《我国古代天气预报中的两种哲学观》,刊登于《气象》年12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