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电话要停机了,你给我充个话费
2023/10/10 来源:不详北京专科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0068.html文
江左梅娘01对于“扶弟魔”这样的称呼,越来越多的女人在逐渐醒悟,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她们也逐渐明白“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对于“扶不起阿斗”一样的弟弟,为他付出的越多,越是害他。因为没有哪一个姐姐,能帮扶弟弟一辈子,谁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总不能把自己的小家庭不顾,全力帮扶弟弟吧,再说帮也要有个度,也要能看到帮的效果,如果你一味地帮,让那个“扶不起阿斗”的弟弟对你依赖成性,那可真就害了他。梅娘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有一个正在醒悟的“扶弟魔”姐姐给梅娘来了一封信,她在纠结自己这样对弟弟对不对。她说弟弟小她5岁,自从有了弟弟,她父母从小就教她,要让着弟弟,好东西都要先紧着弟弟,家里有好吃的,她只能在边上看着弟弟吃的份,弟弟吃剩了她才能吃,如果和弟弟闹了别扭打了架,爸妈也都是先动手教训她。那个时候,她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因为她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再后来,等她长大点,她觉得自己就这么一个弟弟,她也是发自内心的疼弟弟,她作为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02再后来,当弟弟的个子窜得比她还高的时候,弟弟依然像孩子一样,在家里称王称霸,学习不上进,就知道好吃懒做,而父母对弟弟总是很宽容。这个时候她才体会到,父母那是偏心,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对女孩子的歧视在作怪,是父母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很多父母也许没想到的是:重男轻女,父母的本意是想重点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可是现实却是:这样的家庭,大多养育出的是骄横自私的儿子。而那个被人忽视的女儿,却常常变得独立而又有责任感。所以,没有意外的,父母的溺爱,终究还是让弟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而且在稍微达不到自己的心意的时候,弟弟就会暴跳如雷,甚至对父母恶言相向。她曾经跟母亲说弟弟这样的行为以后踏入社会了会很危险,母亲却总是一笑置之,说你弟弟还小,再说了,他也就是窝里横,对亲人才这样!她那个时候心里的一句话就是“慈母多败儿”,可是她也不敢说出口。溺爱是父母给孩子打造的温室,外面才是属于他们的世界,你阻止不了孩子走出温室,你更阻止不了外面的疾风骤雨。03所以,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最终成为禁锢孩子远行的牢房,让他们承受不了外面的打击,自然也失去了搏杀未来的能力。这个想法,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但是那时候的父母是一定都不懂的。所以,虽然自己上学很努力,但是在父母的干预下只读了一个中专,父母认为女孩子上学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父母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可一直被溺爱的弟弟,最后连个高中都没能考上。在她结婚后,她对弟弟还是很好的,弟弟的衣服,鞋子都是她给买,弟弟想要什么牌子的,她基本上都满足。可是,渐渐的,她发现弟弟都22岁了,依然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还整天要不是窝在家里打游戏,要不就是出去和一些狐朋狗友胡吃海喝,没有钱就给父母要。当弟弟发现她给他的钱,比父母给的还要多的时候,弟弟对母亲的依赖,无形中转移到了我的身上,只要缺钱了,首先就来找她。看起来,弟弟和她亲得不得了,一口一个姐姐喊得她心里发甜,她也享受这种宠溺弟弟的感觉。04她说那个时候她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做对弟弟没有一点好处,她很想接过父母的担子,继续做弟弟的避风港,在他有难的时候,毫不迟疑地伸出援助之手。可有一件事触动了她,让她决定不能再这么对弟弟了,一定要拯救弟弟,不然他这辈子都完了。那是母亲生病住院,她守护在床前,她想这个时候就算弟弟还没有成家,不用出钱,但至少有一颗孝心吧,在床前陪母亲说说话吧。可是弟弟没有,医院的时候,就张嘴问她要钱,说要和朋友出去玩。她真的怒了,第一次她拒绝了弟弟,趁机教训了弟弟一通,不知道是因为她真的说通了弟弟,还是弟弟觉得这个时候出去真的不好,那次弟弟没有出去。她以为弟弟通过那件事,能有点责任心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前天,弟弟又打电话过来,“姐,我电话要停机了,你给我充个电话费吧!”这一次她决定对弟弟狠到底,很冰冷的对弟弟说,“你打错电话了!”,可她心里很难受,又怕伤害了弟弟,再做出什么傻事,可如果不这么做,还能怎么样让弟弟长大呢?05梅娘说:说到“扶弟魔”,梅娘想起去年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桥上村一农家娶亲。农户高海贵的11位闺女,凑了32万元为家里唯一的、年龄最小的弟弟高浩珍办婚礼。有村民拍了视频上传到了网上,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绝大多数网友认为这个父母就是杀11个姐姐的富,来济那个最小弟弟的贫,这对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这11个姐姐就是典型“扶弟魔”。也许拍他们全家照的人,本想让大家看看这个大家族的团结友爱,结果网友多不买账,甚至有的网友怼道:姐姐们别做扶弟魔了,注定会成为炮灰的!这事儿,姐姐们应该说做得是心甘情愿,弟弟得到也是理所当然,如果不是发到网上去,受到这样的恶评如潮,姐姐们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做得没有任何问题。梅娘一直觉得:我们都喜欢爱,渴慕爱,可是会爱的人还真是不多。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a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说的是爱情,梅娘觉得,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共通的。所以,也有共通的参考价值。父母为什么这样爱儿子?常常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父母自己都不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是说,父母自己还是个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个“内在小孩”还嗷嗷待哺,他们不是在溺爱儿子,他们其实是在爱他们内心深处的“内在小孩”。他们的“内在小孩”说:“我要舒服,我要吃好的喝好的,我要每个人都顺着我。”这些父母就觉得让“内在小孩”满足的就是真正的爱,可是,那其实是“害”。父母没有完整的人格,那么就不可能给予孩子一种真正的爱,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就更不可能了。父母这样爱儿子还错在何处?因为他们的爱只有满足,没有边界。这种没有边界,就是不遵守爱的纪律。爱的纪律是什么?是可以给予帮助,但是最终要让他自己学会独立完成;可以给予指导,但是最终要让他们独立思考;可以给予温暖,但是如果他们违反了规则,那也要让他们尝一尝寒冷的滋味。如果没有爱的纪律,那么这种爱就是错的。这位读者的觉醒是对的,她想:如果我一味的惯着弟弟,那他也许会慢慢的失去斗志,毫无进取之心,年纪轻轻的就活的像个老慢蹒跚的蜗牛,以为躲在它的壳里,就可以拥有整个世界!可是事实上,他一踏入世界,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所以,拒绝,给他边界,遵守爱的纪律,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掩盖,被时间迷离,被惰性消磨。梅娘想对那个“扶弟魔”姐姐说:最好的爱,都有“边界”,所以,别再纠结了,放手让弟弟一个人面对人生的风雨,让他磨练的更加坚强,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爱。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END-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