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神仙山游记澎湃在线
2023/7/25 来源:不详
初识神仙山缘于年孟秋走近金阁寺,地处离石西北兰若山的金阁寺,南接神仙山,北连马头山,山势绵延,逶迤不断,此行本欲前往神仙山,但因时间所限,也无直达通道,仅是远眺而已;喜欢神仙山缘于它以“神仙”二字冠名,传说曾有神仙居住过,令人心生向往之情;了解神仙山缘于今春欣赏驴友车爱平、张海才徒步攀登神仙山美拍。特别是,当欣赏到神仙山那酷似临县大度山突兀高耸景观时,顿生行走神仙山的浓厚兴趣。庚子之年,孟春时节,走近神仙山,登临金顶,山高人为峰,静心细品读,别是一番大美滋味在心头。
神仙山,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范家墕村与枣林乡交界处,距吕梁市区约14公里,海拔高度为米。自古山多名:一曰笔架山;二曰兴雨山;三曰狐仙山。据《永宁州志》记载:“笔架山,一名兴雨山,在州治西20里。有云绕是山,则雨随之。其山三峰秀翠,状類笔架,故俗呼云。”因周边20里范围内,再无别山叫做笔架山,据此,可推断神仙山乃笔架山;据(明)趙國相《游筆山記》记载:“石城之朔右出20里許,有山名筆架者,肖形也,三峰排矗,中昂旁下,餘若波浪渐削,恍如琢磨所成者,企之则載自吕梁遵川而南,放于屏山,无異觀其出没无常者,近山之稍低,且有时云出岫而雨即隨,或淋潦既久,則霽生雲散,鄉人訛傳为仙人呼吸使然。乃别以神仙謚焉”;又据《离石县志》记载:“神仙山,位于县城西偏北,在枣林乡东北5公里处,海拔米,有梳林密灌及草丛植被。”神仙山阳坡有部分松柏树,山背阴多为灌木丛覆盖,此山也称“狐仙山”,山南侧崖下有两个天然形成的山洞,据说以前狐理在此居住过,山顶所建狐仙庙即为印证。据碑记,神仙山有狐仙庙由来久远,所建年代已无考证,由于年长月久维修不力,加之日久寇破,至今已面目全非,坍塌成墟。年农历3月29日,西崖底村民李欣娥偶得一梦:狐仙受难,无处避难身,托付其修庙。随后李欣娥夫妇筹资修庙一室,内置1.5米狐仙铜像一尊,外置汉白玉狐仙一对。
走近神仙山,驱车沿着蜿蜒曲折、陡峻窄险的山道缓缓上行,透过车窗,远远望去,山峰从平缓的山脉中陡然孤峰突兀,矗立云天,山脊相连,山势千姿百态。当车行至距停车场约米处,因山道坡陡路滑,随停放车辆,始徒步登山。经观景平台,后沿奇险陡峻、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攀登,仰望雄伟险峻、沧桑厚重的神仙山巅,顿生敬畏;回望来路,满目沟沟壑壑,纵横交错。时值午后,沐浴骄阳炙烤,人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边攀登边赏景,随登临高度渐升,眼前美景徐徐拉开,视野渐次开阔,景致越来越美。俯视眼前悬崖绝壁,沟壑纵横;远眺前方,山川秀美,豪气一派;纵横四野,凝思悠远灿烂的文明,一种逼人的英气,一种诱人的神秘,沐浴心神,浸润北川;置身金顶,居高临下,山势嶙峋,岩崖陡峻,注视跌宕起伏的身躯,一种摄人的雄浑,一种撼人的气概,迎头袭来,跨越历史,流经岁月,心旷神怡。
神仙山庙宇,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历经岁月悠久,遗存古迹颇多。山顶正殿供三教圣人,正殿背后设道院,有三孔窑洞,供道人居住。南天门坐落在悬崖峭壁之上,驻足俯瞰,甚是险要。顺南天门放眼望去,金顶东侧小山脊上建有龙王庙、戏台、黑虎灵官庙,金顶南侧石梁上建有胡黄柳白灰五大仙家之一的狐仙庙,既陡且险。金顶寺庙现存明代、清代石碑14通。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如期举办庙会,周边百姓纷纷上山敬香祭拜,祈求顺安。传说这里曾有神仙居住,给神仙山凭添几分神秘色彩。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走进一座座寺庙,品读一尊尊神像,辩读一块块碑文,在此寻觅仙人之痕迹,寻找历史之印记,零零总总,感悟大美吕梁,感受离石人文,秀美神仙山彰显了吕梁山之壮美。纵观离石地质构造,以吕梁——太行断块为主体,只西北部(马头山以西)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其间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株罗系、白垩系地层,但太古界(界同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第三、四系)等,在地层均有出露,且发育较为齐全。离石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境内山多川少。北川河由北而南,东川河由东而西流经全区,两河在城西南合流至交口街道办汇入南川河最后注入黄河。骨脊山海拔米,为东北最高点;三川河河谷海拔米,为最底点。东部是高寒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20%,城东北为连绵不断的梁峁土石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30%,城西马头山、王老婆山俯伏南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0%。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相加占全区总面积的80%,气候温和,干旱少雨。中部是以北川和东川为主的河谷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集中,为全区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基地。东南部至东北部边沿,吕梁山纵贯南北,为之屏障,主要为“关帝山穹状隆起”,北起骨脊山,南至薛公岭,接中阳县的独风坡山,长约80公里,皆为吕梁山之支脉或余脉。尖山支脉为小神头、信义南部诸山,东西走向,东起宋喉峁,向西延伸至王营庄,长约30公里,隔北海沟与南部的北海山相对。其东部为森林植被,西部为疏林密灌等。北海山支脉,东西偏北走向,位于陈家塔、王治庄沟(吴城断层)以西,向西南延伸至油房坪北岭,隔北海沟与尖山支脉相对,长约15公里,有森林密灌及灌木草丛植被。起云山支脉,为大东川以南诸山,东西走向。东起薛公岭,向西南延伸至王营庄洞沟西南汝天山,南与中阳为界,长约35公里。多为疏密灌或灌草丛植被。北部城北街道境北,有玉林山、双山山脉,为南北走向,向北伸至方山县。西北部有马头山脉,为南北偏西走向,向北延伸至方山县,向南延伸至枣林境内的神仙山。西部与柳林县交界处有王老婆山、乌同严山,皆为南北偏东走向。
关于神仙山是否曾有神仙居住,目前尚无历史考究。但这里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述:相传,离石安国寺山下的梁家会村有个杨令公,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可是,人到中年却无子嗣,虽周游周边寺庙,祈子求福,难圆其梦。某夜,杨令公意外地做了一美梦。他在梦中见到一个白胡子老者,对他言道:“吾可送尔一子,汝可予我一寺?”言毕,老者飘然而去。翌日,杨令公将昨晚之梦讲予众人,众人听罢皆曰:“这是神仙点化啊!”时过不久,杨妻果然身怀六甲,足月生下一个男孩。为兑现梦言,杨令公四处寻觅,但始未找到合适的建寺之所。等到儿子长大后,杨公子赴京参加科考,结果因病却耽误了科考日期。出乎意料的是,杨公子时来运转,担任了钦差大臣,奉旨到离石笔架山负责建造寺庙。在修建寺庙期间,曾有恩于一女子,名叫张牡丹,她倾慕杨公子品行,心生爱意,托人前往杨令公府提亲。不久就与奉旨建造寺庙的钦差杨公子成了亲。因笔架山山高水远,故施工进度十分缓慢,曾有人以办事不力禀报皇上,并被革职查办。且责令其家人代其赎罪。杨令公惊恐过度,一命归西。张牡丹带着身孕走上笔架山,四出寻找水源。一日,她坐在山坡上不知不觉昏沉睡去。梦中她见到一个老妇人,手端半碗水走近,不知何故,老妇人手中的水碗跌落山下,硬说是张牡丹碰落的,于是就让她去山下去捡碗。其实,张牡丹并未碰碗,但见老者白发苍苍,心生怜意,于是就顺着山坡下去捡碗。忽然之间,张牡丹发现山下有山洞,驻足耳闻洞内有流水之声,因大喜过望,就顾不的再去找碗,急怱怱地向上爬,那知脚下一滑,从梦中惊醒。随即,打发人下山查看,果然发现有一山洞,洞中有水。张牡丹幡然醒悟,此乃是神仙保佑也!后来寺庙工程顺利推进,张牡丹甚是欣慰。看着腹中胎儿日渐长大,由于工期在即,无法天天爬山去督工,张牡丹只好住在山上。不日,一座三清殿就耸立于笔架山巅。六月初三,一大早,正在山上督工的张牡丹突感腹痛临盆,众人只能速送牡丹下山。遗憾的是,孩子生下了,因大量出血,张牡丹却撒手人寰。日后,皇上梦见白须老者飘然而至,喜称笔架山香火旺盛,香客不断,听闻张牡丹之事后,皇上随给杨公子重新封官,并赐千金。杨公子感慨万千,常坐牡丹坟前以泪洗面。据说,后来杨公子辞去官职,终日游走于笔架山。从此传说来看,初步可判断,神仙山原名做笔架山,正因有神仙点化传说故事,才被后人口口相传,笔架山随更名神仙山。这或许就是人们只知神仙山而不知笔架山的缘故吧!
宁静致远曰:神仙山是一座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也是集雄险奇秀于一身的一座名山。行走神仙山,怀着美好心境,以清净心看离石,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我对“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有了更多更深的解读。人生心若清净,风奈我何,不染尘埃,清风自来。曾记得,有位朋友说过:天下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之。近日,拜读作家尚焕煥所著《山那边》一书,开篇行文道:“小时候,我常站在村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从小这就成了我的向住和困惑。但是我坚信,只要不停地翻越过那无数座山,百折不挠地坚定奋斗,一定会看到山那边的秘密。”其实,山之轮廓一直延伸到远方,你若想看到山的尽头和山那边的神秘,必须爬过一座又一座高山,但始终看不到山那边的神秘,看到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山绵延不断。人生就像登山一样,起点就是我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瞬,终点就是我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起点和终点。山的终点,其实也是山的起点。蓦然回首,看看所走过的山路,每一步都向着山的顶点迈进,不同的是,有的人满足于现状,有的人会不断攀登,有的人只半途而废,有的人常接续赏景。“人生犹如登山,登山犹如品味人生。”当我站在神仙山巅,环顾四周,远眺吕梁市区那一派繁华热闹、欣欣向荣的景象,近观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山梁,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树木,眼前呈现出一幅大美的吕梁山水画卷,令人陶醉不已。汪国真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爱登山。”正所谓高山仰止,面对高山,我总会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神仙山之挺拔,山之巍峨,当我用一种仰视目光去审视它、解读它,它赋予我的是一种可靠之心、敬畏之情。由是,我从中也领悟了或多或少人生道理:做人就做像山一样沉稳的人。山的品质是默默无言、深厚沉稳,让我不得不去依靠它、接受它、相信它,山有无法逾越的高度,山有无法撼动的重量;同时让我明白,何为蓄势待发?啥叫厚德载物?要学会收起一颗浮夸之心,为人生出色而默默地不住耕耘,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气馁,不抱怨,一点一滴,像大山一样用千百万年的时间,从沙土变成让人仰止的高度;更让我懂得如何去追捧、去学习,把山作为一生目标、一种勉励,努力去做新时代坚韧不拔的奋斗者,改革创新的领跑者,干事创业仿若担当者,不虚此生,勇往直前!(解德辉)
文末,附诗二首:
其一,《登神仙山感怀》(七绝)作者陈迹:
步行低处有清泉,
登顶高山现万源。
静坐常觉天太小,
起身方晓地还宽。
其二,《登神仙山》作者卫文英:
踏青神仙山,胸怀天地间。
风吹气候暖,绿缀黄土塬。
沟壑写沧桑,屋庙纳清闲。
除却烦恼事,身轻心陶然。
《离石县志》《永宁州志》《吕梁市乡镇志》(上卷-离石区卷)《人文离石》《吕梁地区志》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神仙山的一些图文资料等。
编辑:yisun
版权归离石区新闻中心所有
转载请标明来源:今日离石
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长按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