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三交镇鏊子山上深切缅怀刘志丹船出古渡
2023/6/14 来源:不详黄河柳林段
黄河从柳林孟门镇小园子村入境,到柳林三交镇下塔村出境,全长56.7公里,流经5个乡镇41个村庄。
黄河在柳林境内共有18个滩涂,17条沟道。有座跨河的大桥是军渡黄河大桥,沟通柳林和对面陕西吴堡县。相隔十几华里,陕西也修建了一座黄河大桥,通往该县石西乡,与国道相连。另外,孟门黄河大桥已修建完毕,但尚未通车。
柳林自古就有孟门古渡、青龙渡(后河底渡)、军渡、郝家津渡、沟岔渡、三交渡等。其中,军渡和三交渡最为知名,军渡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秦魏两国交战时大军过黄河的地方,也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从陕西过来时的重要通道,军事意义十分重大,故称军渡。三交渡是古中阳县最大的水旱码头,为柳林、石楼和陕西清涧三县交会之处,因称三交。
10月26日9时柳林县三交镇
刘志丹将军壮烈牺牲在这里
10月26日一早,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驱车前往第五站柳林三交镇。这里是两省四县相交地,也是黄河上一处重要的古渡口,曾有繁华市集。正因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也成为红军东征的重要渡口之一,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同志就在此壮烈牺牲。
即将进入三交镇,路边很不起眼的地方竖着一块石碑,标明这里曾是红军东渡的具体地点。石碑对面则是山崖,山体被凿平一块,用浮雕雕刻了红军东渡的场景。
柳林县黄河文化风景管理区的刘步飞告诉采访团,就在浮雕和纪念碑对岸,可以看到一块山体凹陷处。为了确定红军东渡的位置,当时的指挥员林彪曾在此观察了整整一个星期。
三五分钟盘山而上,来到了位于三交镇三交村鏊子疙瘩山头上,三交是黄河、屈产河、大黄沟三河交汇处,也是刘志丹中弹牺牲的地方。早在年10月,三交镇人民便自发开始了纪念刘志丹的活动,当年在鏊子山上立了一块大约2米高的石板,上面书写着“刘志丹烈士永垂不朽”。到现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刘志丹纪念馆,对刘志丹烈士的生平及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展示。
展馆的广场里立着一座刘志丹的汉白玉雕像。就在雕像身后,一条甬道通往不远处的八角纪念亭,穿过纪念亭几十米处便是一处观景台。在通往观景台的甬道上松柏遍植,其中有两株为刘志丹女儿和女婿亲手所种。刘步飞告诉采访团,观景台所在位置就是刘志丹曾经中弹的地方,这里是鏊子山最高点。脚下,黄河一览无余。
年4月14日,红军渡河战役从凌晨5点左右打到中午12点,依然僵持不下,于是刘志丹登上这个制高点观察敌情。刘步飞说,当时刘志丹持望远镜观察时,阳光照在望远镜上,也许是镜片反光,被敌人发现,于是不幸中弹。当时刘志丹的指挥所就在鏊子山上的关帝庙,关帝庙就在展览馆背后。中弹后刘志丹被用关帝庙的门板抬到安全地方进行救治。只是不幸伤重不治,光荣牺牲。
红军东征时,周恩来与毛泽民从三交古渡口登岸后,还当即展开工作,在这里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年之前三交镇曾属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
如今,鏊子疙瘩山下正在完善一处红军广场,镇上还保留有红军东渡后,周恩来路居旧址以及中阳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毛泽民征粮处等红色文化遗址。
刘步飞介绍,每年大约有五六万人来到三交镇,特别是刘志丹家乡的人,常来这里缅怀刘志丹将军。
10月26日15时30分黄河母亲峰和闯王寨
祭拜母亲峰是黄河艄公对平安的寄托
下午3点半,采访团一行从三交镇古渡口乘汽艇前往黄河母亲峰景区和一处古山寨,据说曾是李自成安营扎寨的地方。
乘船的渡口便是三交镇的古渡口,此处黄河水甚为湍急。刘步飞说,今年黄河水量整整持续了天高水位,为近年来所罕见。受此影响,汽艇每天下午3点就停止售票了,最近几日才有所调整。河岸上一路堆着半米多厚的泥沙,都是黄河漫上堤岸后留下的。前一阵子的黄河水位跟采访团到来时相比,至少要高出近两米。
船刚出渡口,便感受到了黄河汹涌,波浪翻滚,汽艇颠簸,水花飞溅,不时打在脸上。黄河母亲峰景区在河对岸,实际在陕西境内,不过却是柳林黄河三峡旅游景区的景点。在黄河里冲着浪行进了15公里后,便到达黄河母亲峰。登上岸,便可见一处大石,上有已经漫漶的石刻,“圣门祭母”几个大字依稀可辨。这块大石背后的山崖上半山腰有一座浮雕石刻观音像。刘步飞说,这座观音像是以前山体上就雕刻着的,只是近年来根据旧轮廓,又刻清晰了些。
在这里为何会有这样一处祭台,和黄河母亲峰又有什么联系?刘步飞讲起了古老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在吐京碛治水,这段河道非常险要,大禹的妻子正好到此,看到一块大石滚来,将要压住大禹,立刻挺身而出,救下了大禹,牺牲了自己,并化为一座山峰。“这段黄河有一条生路,也有一条死路。以前船工们行船到此,便会在这里祭拜这座山峰。”从这里望去,山峰如一张人脸的侧面,饱满的额头,山体绵延仿佛长发飘着,鼻尖挺翘,乳房隆起,嘴唇和下巴清晰可辨,好像大禹妻子还安坐在黄河边。
顺着沿黄公路步行三五分钟,山西这边的屈产峡与陕西龙泉峡分别从东西两侧汇入晋陕大峡谷,此处也被叫黄河三峡。峡谷旁边绝岭上,有一座城堡式的大门,据称便是李闯王曾经扎寨的地方。此事无可考证,也无文献可证,当地人祖辈如此传说,只有山头上残存的土墙墙体,默默印证着这段传说。
山西晚报记者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