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辉行走吕梁游记中阳上顶山游

2023/1/3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中阳上顶山游记

早听人们说,在吕梁山中部有一条被称作凤尾山的山脉,气势宏大,形似静卧的凤凰。在凤尾山山脉中有一座被称作凤凰头的上顶山,是一个庞大的草甸、奇石、森林宝库;又听朋友说,行走在上顶山之巅,人在前面走,风在后面推,仿佛有一种扶摇直上、飘飘欲仙的美感。据说,历史上上顶山曾是北方少数民族在山西逗留的地方。因其植被良好,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特别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个以上,被誉为吕梁的“大气维生素”和“天然氧吧”。

上顶山,又称“九泉山”,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位于交口县与中阳县之交界处、车鸣峪乡的桥则村,距中阳县城25公里,距交口县城约20公里,东起交口县西交子村,西至中阳县凤尾村,南起交口县境,北至中阳县桥则村。海拔高度.7米,为中阳县境最高峰。因其有九股清泉喷溢四周,曲水潺潺,环绕林间,水色清香,故得名上顶山。年之前,上顶山隶属于孝义县管辖,今属中阳县管辖。早在民间盛传,上顶山山体里有里龙潭,故而千百年来水流不断。

戊戌之年,仲夏时节。我与朋友相伴,从交口县城驱车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国道向着中阳方向行进,途经广武庄(交口)、界牌岭(交口)、凤尾村(中阳),到达中阳县河底村,接续前行约3公里处,右转驶入一条极其狭窄、坑洼不平的砂石路,向着上顶山挺进。在小心翼翼中,听着车轮与路石摩擦撞击的呻吟,心里着实有些心疼,好在大约行进4公里后,因坡陡路险,难以为继,随停放车辆转入徒步登山,沿着林间崎岖狭窄、蜿蜒光滑的山路上行。一会儿穿梭于丛林中,一会儿跋涉在沟壑边,一会儿踩着绵软枯叶,一会儿垫着坚硬碎石,倘若一不留神,就有手被荆棘划破,脸被枝条打着,人被枯叶滑倒的危险。听着淳淳的泉水声,沿着隐约可见的林间山道艰难跋涉。霎时,万道霞光透过树叶隙缝直射下来,瞬间给阴暗陡滑的小路带来些许光照,越向上路越难走,透过树林隐隐约约感觉山顶近在咫尺,垂手可得,可就是迟迟难以到达,看着那清澈的小溪,沿着山间的沟壑流淌着,滋润着花草树木,给大自然增添了灵气,我沉浸在这回归自然的自由行走中,丝毫不觉得跋涉之艰辛。炎热的夏天,人虽汗流浃背,当把快乐撒在行进的山路上、树林里、草丛中,还满是一种由衷的开心。因为沿途既可以看到松柏林、沙棘林、白桦林、棠梨林等,还能看到涓涓萦徊的涧底溪流,据说这里的景色随季节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有春的花香,夏有夏的绿意,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韵律,以闲适的心境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哪里风景好,就在哪里随便停下来,懒懒地小歇静观一会,与朋友闲聊逗乐,随手拍摄最真实、最自然的景物,返璞归真,留下这瞬间的永恒,无不令人释怀。

一路匆匆前行,目无旁顾地跋涉着,除了感觉跋涉之劳顿外,更有即将到达山巅之喜悦。路,渐行渐陡,渐行渐宽。突然间,在毫无思想准备时,就到了密林的边缘,一路上所见各种林木瞬间消失不见,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宏大的草甸,放眼望去,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宏大的草甸,绿茵如毯。远处有错落的巨石,以及点缀其间的一条怪石带;中间有绿油油的草甸,遍地的牛马;近处有丛生的灌木,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突然,喉咙有一种被氧气呛住的感觉,我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上顶山,我来了!”

置身此处,我看到的是美丽景观,感到的是心旷神怡,想到的是意外的震憾,恨不得将行囊和整个身子重重摔进那片绿色,以期缓解一路爬行的疲惫……绿草萋萋,牛马轻过,留一串悦耳铃声;仰卧草甸,手可触天,环顾四围,群山皆小,静守着高山的雄伟壮丽和草甸的宽广开阔,仿佛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尘世风景。拥抱自然,接近蓝天白云,坐卧绿草森林,拥抱青萌自然,还原一个不一样的草垫之旅;融入生活,行走不只是走过看过,心灵需要在这里驻留过,日子可以平淡如水,旅行时光不可辜负;享受快乐,放飞大自然,轻吻白云,驰骋天际,策马奔腾,快乐时光等你遇见。正可谓:

夏浪袭人暑正盛,寻幽访景觅葱茏。

未有豪气临绝顶,却喜草木正繁荣。

绿玉堆堆又叠叠,碧水潺潺复淙淙。

便抛人间凡俗念,跳出三界欲也空。

入山寻游,可遂探索之雅趣,可发思古之幽情。走近上顶山,置身大自然,满目葱翠,暑意顿消,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烦恼全无,恍若世外桃源。

登上山巅米的制高点,真可谓“山高人为峰”。头顶蓝天白云,脚踏吕梁大地,环顾四周,展开丰富的想象,但见上顶山中心为凤凰头,呈圆锥状,直径约2公里,突兀于万山之巅,昂首向天。左右舒展着凤凰两翼,由万木丛林簇拥出一条长长的草甸链,据有关资料记载:“周回九十五里”,气势恢宏。远观像耸立群山的金字塔,庄严肃穆,近看绿茸茸细草装扮,清新鲜美。锥体外实中空,顶端有一深不见底的竖洞,称作放风洞,洞口风声震耳,风小时天晴气朗,风大时大雨滂沱。相传,此洞是当年上殿龙王冲天而出时留下的一个洞,所以当地先民在此修庙,求神祈雨,以示纪念。

据《汾州府志》及有关史料记载,上顶山也称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山有可汗庙、突厥祠墓,还有姑子寺、姑姑塔、曹普真灵骨塔以及突厥寺、佛宝寺等。说明古代曾有突厥、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在上顶山一带活动过,这条长长的草甸链又叫“跑马梁”,是当年练兵驯马的场地,后来就只长草不长树,形成了草甸奇观。这是吕梁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可汗庙,是山西省发现的第四座可汗庙,也是记录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

从《辞海》中查阅得知,“可汗亦作可寒,是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内地时,虽有语言,但少有文字。史料记载的远望山、可寒堆、可汗庙名字,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在上顶山一带的活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这里,我既能领略高山之雄伟壮丽,又能体会草原之宽广开阔。

据省文物专家曾对上顶山的文物古迹考察后发现,现存的上顶山龙王庙为一座可汗庙。据介绍,专家们在清乾隆版《汾州府志》,查到中阳县上顶山有可汗庙一座,为了进一步考证查实,曾赴上顶山,对山顶现存的上顶山龙王庙进行专门考察时发现,上顶山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载,“宋代已有之,明、清及民国年间进行了数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该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现存龙王殿、厢房和后殿等遗址,还有明代及民国年石碑各1通,清代碑3通。专家对该庙的布局、历史沿革、碑刻等进行了认真的辨认和拍摄。其中清康熙年间碑上有“上殿山尅罕龙王神庙传至宋朝……”等重要文字。

我用大半天的时间,去征服一座山,感受那畅快淋漓的徒步之乐;拥抱一方绿色草甸,体验牧马放歌的恣意飞扬;探寻一座可汗庙,追忆游牧王者的跑马生涯……所有的欣赏,所有的感觉,所有的领悟,都是极其新鲜而美好,因为,这里贴近大自然,有花香,有树影,有青草,有遗址,有铃儿叮当响...浅浅行,静静听,慢慢品,行走其间,别是一番领悟在心头。

走近上顶山,我认为最值得观赏和品读的是大自然赐予其最美的草甸、奇石、森林以及民间很久流传的传说故事。

天造地设,宏大开阔。在吕梁山的上顶山,自古及今,尚能存有宏大的天造地设的一块大草甸,实属稀有资源。诚然,我曾看过木兰围场塞罕坝草原的繁花异草,也曾看过多伦草原的风吹绿草遍地花,唯独这上顶山的草甸,却带给我一种宏大宽阔、安逸宁静,仿若世外花海的异样感觉。在这宏大幽长的绿色草甸中,却奇迹般地有一条怪石带点缀其间,将草甸一分为二,形成上、下两大块错落有致的绿色长带,绿草萋萋,牛马轻过,留一串悦耳铃声,如诗如画,这种感觉,给我身心上以极大的满足和视觉上以巨大的冲击。加之,这里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醉人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景中有景,奇中寓奇。在上顶山山顶这片森林簇拥着的草甸里,大片怪石撕裂地脉,从北至南横排在山脊,气势恢宏。在柔美的草甸上,尽情地展示着它的剽悍和粗犷、奇形与怪状。视角不同,形状不同,只要展开你想象的思维,任你遐想品读。譬如:

歇马崖:高丈余,长百米,像汹涌翻卷的石浪,横空而出,可避风挡雨。据说,这是因九天仙女张四姐下凡游玩时,在此拴马歇息而得名。饮马池平底园池,直径尺余,小巧精美,为当年瀑布穿滴而成。

四龟镇山:虽非化石,但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伺机待发,整齐地排成一列,静待高山之巅,一触即发。

龟驮狮虎石、童子望景石、天狗逐日石、河蚌石、元宝石、双刀石等等,在这美丽的大草甸上组成一条冗长的石龙,只要你打开丰富的想象之门,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品读,用心去体会,你就会深刻地领悟到“石不能言自可人”的真正含义。

绿因时而碧,花随季而艳。在上顶山草甸、奇石的周围,是沙棘林、白桦林、棠梨林和涓涓萦徊的涧底溪流。赤、橙、黄、绿、青、兰、紫竞相点染,春红夏艳,秋黄冬素,因四季变化而展陈着异彩纷呈的一幅幅美丽画卷,是奇情异趣的迷宫、自然奥妙的展馆。

北端姑姑寺遗址内,姑姑塔保存完好。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李姑曾在此修行,被后世尊为“玉真祖师”供奉塔内。南端有“竹林寺”“娘娘庙”。多年来,当地人一直保留着在此“拴孩”求子的习俗。西部有黄云洞、解忧洞,解忧洞供奉着三位龙神,供人们施雨,又称“施雨洞”。

不断演绎,神秘莫测。大凡一座名山或一座古寺,总有其或多或少的传说故事,当然,上顶山也无例外。

传说故事之一:北番兄妹争山之说。据(《孝义县志》清乾隆)记载,传说,北方少数民族兄妹,因为给上顶山冠名而发生过一场争执。当年,北方少数民族有一对兄妹跨过黄河,登上吕梁山,远远地就望见有一座突兀的山头,星夜兼程,直奔此山而来。望着上顶山高大雄伟、直冲云天的雄姿,兄妹二人相互争着为各自的发现而定名。哥哥欣然起名曰:远望山,妹妹脱口起名曰:可汗山。二人互不想让,争论了很久,最终还是哥哥服从了妹妹。原因是,“可汗”代表的是北方少数民族至高无上的寓意,在上顶山山巅修建的庙宇也称为可汗庙。可汗庙的修建,既表明了来到内地的北方少数民族人士对自己统治者的崇高敬意,又流露了对自己故土的怀念之情。这里,也许“北番兄妹争山之说”记载的是传说,但在内蒙古确有一座山叫“远望山”。由此推测,上顶山又称为“远望山”的名字,应是蒙古民族来此者而为。也可以说,“可寒堆”是北方少数民族来此者而定名。古人之所以称作“堆”,这大概是由于上顶山峰顶状如土堆的缘故吧!如果说“远望山”、“可寒堆”、“可汗庙”是外来语的话,这又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内地人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侵略内地的史料记载事实很多,但没有记载在上顶山,甚至在整个凤尾山也没有侵略的只言片语;特别是上顶山还留有突厥祠墓,更有以其“神坟暮雪”之奇景,被列为孝义县古八景之一。据(《孝义县志》清乾隆)记载;如果说当年突厥人与上顶山当地居民有敌对的话,那突厥人又为何在此立墓、建祠!由此可以说,上顶山是当年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地方,也可以说,上顶山是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相互团结的和睦山。

“山”,为象形字,甲骨文像遥望中地平线上起伏连绵的群峰的线描,有三(众多)座峰头。金文“山”写成剪影。有的金文将三个峰头简化成三个短竖,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间一座峰岭的象形特征。隶书完全失去峰岭形象。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说文解字》: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中国地域辽阔,山脉众多。不少知名山脉都留下了很多的传说,山名往往都有不少说法。譬如:黄山,相传黄帝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神农架,相传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因峰陡壑深,乃搭架上下采药,因之得名;庐山,西周时,匡氏七兄弟在庐山隐居,以草庐为居,故称庐山。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五台山,因有五座耸入云霄的高峰,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九华山,因大诗人李白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得名;峨眉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对如娥眉,故称峨眉焉”;华山,《水经注》“五峰环耸,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上顶山,因其有九股清泉喷溢四周,曲水潺潺,环绕林间,水色清香,故得名。

传说故事之二:冠名上顶山缘由。清乾隆三十六年编修的《汾州府志》中,收录了魏国卿写的《经上顶山》诗文。经查,原任巡检的魏国卿曾参与了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编修监刊,而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的《孝义县志》中,却没有魏国卿的名字记载,也无《经上顶山》诗文,《孝义县志》中也无上顶山一名的记载,而记载的是上殿山之名,这说明上顶山之名取代上殿山之名,应在清乾隆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期间。上顶山取代上殿山之名,应因避讳“殿”字而为。在中国历史上,对皇权的文字避讳比比皆是,清康熙朝时期的避讳更严格。比如,“玄武庙”名称改为“真武庙”名称,就是忌讳康熙帝之名“玄烨”中的“玄”字所为。如果说神庙之名还需避讳,那么山之名更应避讳,民间之山名,当然也不能使用“殿”字,因而在清乾隆朝时,将“上殿山”一名改为“上顶山”,应是理所当然的事。综上所述,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上顶山之名的排列顺序,应当如此;关于可寒堆、远望山名称的启用时间,目前尚难断定,但其终止使用时间,大概应在唐贞观初期,上殿山之名的起止时间大概在唐贞观初期至清乾隆三十五年或三十六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或三十六年为上顶山之名的启用时间。肯定地讲,可寒堆、远望山、上殿山、上顶山名称之用意,都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并且其用意更是一个超越一个。所谓至高无上,即是说最高,或说没有比之更高的。明万历《汾州府志》中述:“上殿山,在县西一百六十里。峰峦峻拔,为吉、隰诸山之冠”(所谓“县”即孝义县,“吉、隰”即吉县、隰县,均在上殿山西南方)。之所以称为“可寒堆”,则是因“可汗亦作可寒”,古代北方、西方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辞海》);改称“远望山”,是说此山为“诸山之冠”(明万历《汾州府志》);而“皇帝”是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汉民族把皇帝所在之处称为“殿”;上顶山之“顶”,不言而喻,更是至高无上的体现。

上殿山,是汉民族人士所为,因为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称为“帐”,而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称为“殿”。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人士在内地的骚扰相当严重,称为“胡荒”。当“胡荒”被北周政权平息后,隋朝初期,又有西部的东突厥向内地扩张或侵入。到唐太宗即位初期,中原战事虽然结束,但西部边境上还很不安定,特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成为唐朝的主要威胁,唐太宗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将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灭亡,进而使西北其他各族首领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后,唐太宗又通过文治武功,到贞观时,既使“四夷自服”,又逐渐扭转了隋末唐初的混乱局面,此时的唐朝已经百废俱兴。由此,可以推测,诸如“天可汗”“可寒堆”“远望山”等少数民族用语,一定在废除之列,而上殿山之名取代可寒堆、远望山之名,既是汉民族用语,又是大唐雄风与权威形象的体现。虽然我们至今找不到可寒堆、远望山之名何时废除,上殿山之名何时启用的文字记载依据,但从上述社会变迁的历史事实中推测,可寒堆、远望山之名的废除与上殿山之名的启用,应在唐朝贞观初期。

传说故事之三:可汗庙由来传说。据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在《汾州府志》(明、清)、《孝义县志》(清乾隆、光绪)中,均无上顶山峰顶龙王庙之文字记载,但在清康熙甲子年的一通石碑上,刻有“重修上殿山龙王庙碑记”,这说明在清康熙时,上顶山峰顶的龙王庙,早已有之。龙王是汉民族对其最大神灵之尊称,所以说上顶山峰顶的龙王庙,应是当地汉族人士之所为。一般来讲,古代凡是能够建立庙宇之地,一定是居住着很多人之地。《中阳县志》记载,关于上顶山脚下“开府”村名的由来,可知唐朝初期前,上顶山一带早已是胡汉杂居之地,不过在唐朝初期以前,极有可能是胡人多汉人少,“至唐众多村民来此定居后”《中阳县志》载,当地居民才有可能,亦或说才有能力在上顶山建立龙王庙,此前对龙王神的供奉,或许仅是设立一个牌位而已。当然,在上顶山峰顶修建龙王庙,也是后期来此定居的居民不甘示弱,向可汗庙的挑战。上顶山峰顶也从此形成了龙王与可汗共存共尊的局面。

在上顶山可汗庙,现留存有5通石碑,均为重修庙宇时所立。其中,明朝(或清朝,字迹模糊)、民国时各1通,清朝3通,分别为康熙甲子年与庚寅年、乾隆五十四年所立。这5通碑文中,唯有康熙庚寅年“重修上殿山龙王庙碑记”中写有“上殿山尅罕龙王神庙……”文字,对于其中的“可汗”改写为“尅罕”之意,多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如果说“尅罕”真有尅制可汗之意的话,那么这就不是一地之事。明崇祯二年时,在地处上顶山与离石之间的四塔村“重修应雨龙王庙记”碑文中,仍有“州治西南十五里许名四塔村者旧有可汗神庙”的记载,“州”即永宁州,“永宁”即离石。这说明。明朝时或晚明时,还未出现尅罕的说法。所以说,“尅罕”不是尅制可汗之意,反之“尅罕”应写为“尅汗”。可以说,“可汗龙王神庙”之名至清朝时,在上顶山地区一直传承着。只不过到了清朝时,很可能民间已不懂“可汗”之本意,也许撰写碑文人并不认识“可汗”二字,仅以当地口语习惯发音,取其谐音写为“尅罕”。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孝义县志民俗》(清乾隆)篇中述:“读字往往认音不辨意,如读‘觉’如‘珏’,于是即书‘珏’为‘觉’;更乱以方音,如‘同’为‘屯’、‘苑’为‘院’之类甚多,贤者亦不免焉”。

可汗,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这是四世纪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汉语译作“可寒”,用为一国之主称号,最早始于公元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史书称“可寒”,原意是“国王”。有别于匈奴的领袖“单于”称号。魏晋时期,在鲜卑部落,始见“可汗”之称,最高首领被尊称为“可汗”或“可寒”,夫人被尊称为“可敦”。此后西北各民族或西域诸国,可汗之称越来越多。可汗庙集中分布在山西的晋中和吕梁,这一区域在北朝属晋州的范围,有四座可汗庙:灵石县有两座可汗庙、介休张壁古堡可汗庙和中阳上顶上可汗庙。古代山西既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又是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地区,两者结合,决定了古代建筑遗产带有鲜明的民族多元特色。

传说故事之四:姑子寺、姑姑塔传说。上顶山峰顶北10华里处同一个地方的姑子寺、姑姑塔。传说,大唐睿宗女玉真公主为道土出家,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当年,玉真公主云游到上项山之佛宝山修真养道,之后建寺,世称姑子寺,烟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据说,上顶山山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一位姑娘,长得极为标致,樱桃小嘴,杨柳细腰,眉如夸月,目似秋波,鼻若白面捏,面如霜雪敷,疑若贵妃再世,却似仙子降临。姑娘自幼丧母,有一父一兄,兄已成家另起锅灶,姑娘随父生活。平日里经常随父上山打柴,下田理禾,操持家务有条不紊,自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行。一日,玉真公主与姑娘美丽邂逅。但见姑娘俊俏苗条,且能吃苦耐劳,十分喜欢,主动与姑娘搭讪,问长问短,姑娘口齿流利,对答如流,举止得体,玉真公主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其实,姑娘也早闻玉真公主大名,且仰慕已久,今与玉真公主邂逅,借机倾心交谈。后来,姑娘常去寺中拜访玉真公主,并拜玉真公主为师,结为要好姐妹。玉真公主随赐姑娘道名为玉慧。自此以后,玉慧姑娘有空就随玉真公主学习礼仪节孝、道家经典,成为知书达理之人,盛名传于乡里。

人生世事,祸福难料。乡里有位财主之子,一表人才,风流调傥,得知玉慧姑娘,便来拜访。但见玉慧姑娘俊俏标致,倾心爱慕,数次往来,逐渐讨得玉慧芳心。于是,遣媒下聘礼,娶玉慧为偏房。一年后,玉慧生下一男,倍受财主之子宠爱。由此惹得大娘子醋性大发,大娘子仅有一女,担心日后第一夫人之位难保,便大发牢骚,无事生非,不时寻鲜滋事,搅得玉慧姑娘难以安宁。起初,丈夫由于偏袒保护,生活尚能维持。后来,大娘子依仗娘家财大势强,肆无忌惮,甚至动用家族人,越闹越凶,就连丈夫也遭打骂。翌年,数九寒冬,大雪纷飞,狠心的大娘子将玉慧姑娘赶了家门,幼小的儿子因遭受风寒,不久便夭折。玉慧涕泪连连,万念俱灰。幸得玉真公主相劝,留在寺中做了道姑。过了不久,玉慧日渐恢复身体,心情好转,帮着玉真公主料理寺院,经营寺田。玉慧精心帮助玉真公主打柴种地,寺院一片兴旺。

话说,玉慧的哥哥生有四男,勤劳朴实,种田养羊,生活还算过得去。不料,嫂嫂感染伤寒,一病身亡。于是照顾小侄儿们的重担落到玉慧身上。玉慧白天忙碌寺中,晚上帮哥料理家务。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岂料,哥哥在一次放羊护养中,不幸被金钱豹咬成重伤,结果不治身亡。抚养四个侄儿之重任凄惨地落在玉慧身上。哭天喊地,无可奈何,真可谓:才将亲子殁,又见侄儿孤。老天睁睁眼,怜我弱妇孺。玉慧擦干泪横下心,决意将侄儿抚育成人。玉慧辞别了寺院,开启了艰辛生活。每日起早贪黑,上山下地,劳作不辍。侄子们日渐长大,需要读书生活。为此,玉慧日夜纺织,以布换得《四书》《五经》,供孩子们读书。自己辅导不懂时,就求教于玉真大师,因玉真公主潜心修道,无意儒家经典,有所指点,也不便打搅。孩子们学习屡屡提问,无法解答。为维持生计,就让大孩子打草喂猪,提铲牧羊。一日,两个大侄子打猪草路经私塾门前,俏悄听先生讲课,牢记于心。不料被先生发现呵斥回家,眼噙泪花,闷闷不乐。玉慧见状,随即盘问实情,心如刀绞,暗自抹泪。是夜,玉慧通宵未眠,辗转反侧。翌日,玉慧下地归途时,被山边桑树吸引。看着桑树枝叶旺盛无人采摘。她想到了养蚕,也知蚕丝既贵且收入颇丰。于是,就养蚕抽得十几斤蚕丝。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登机织布,心巧艺高,织出丝品光滑平展,如云锦般美丽,邻里交口称赞。玉慧就想着用丝绸换学费,求先生收侄儿读书。经过多次周折,孩子终于上了学。常言说,有心人天不负,真诚撼得山也摇。结果四个侄儿长大成人,学业有成,都考中了秀才,一时传为佳话。

一日,姑子寺来人说,玉真大师病重,让玉慧到寺内一趟。玉慧随即来到寺中,见玉真公主面容消瘦,精神萎靡,病势沉重,握住玉真公主的手,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愚妹家中繁忙,没能照顾姐姐,是我之罪过”,玉真公主微微一笑说:“我姐妹相处多年,情深谊长,何出此言?你一生辛苦,养育四个侄子实属不易。如今已出苦海,功德圆满,应当隐退了。姐姐年老体衰,如风中之烛,不日升天,望贤妹能回到寺院,扶持小道姑们勤修功德,谨护寺院,使香火得以传承,切记勿辞!”玉慧答应,日夜侍奉,无所不周。几日之后,玉真大师圆寂而终。

玉慧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意愿说与侄儿们一叙,侄儿们跪地垂泪道:“姑姑为养育我们,受尽千辛万苦,亲如父母。今当在家颐养天年,安享清福,好让孩儿们尽点孝道。如再入寺操劳,我们于心何忍?坚决不能答应。玉慧说:“孩子们孝心已鉴,我愿足矣!玉真大师对我有恩,临终所托,岂能有负!支持姑姑便是尽孝。我意已决,望能体谅!”最后,侄儿们只好送姑姑进寺。玉慧回到姑子寺,一如既往,操劳不已。整修寺田,严守寺规,诵经修炼,寺中香火旺盛。侄儿侄孙常来看望,施以资财。玉慧也享受着天伦之乐。数年之后,玉慧于寺中圆寂。四侄儿予以厚葬,且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侄儿们一起商量:姑姑一生俭朴持家,为了我们上学,受尽人间疾苦,姑姑功德无量,今姑姑仙逝,四人合计,决定为姑姑建造一座宝塔,以旌姑姑之懿德。于是,择良辰吉日,在寺内建造了一座姑姑塔。此塔高约数丈,分为四层。一层为四角形,象征着兄弟四人合力而建;二层为八角形,寓意子孙兴旺发达;三层也为八角形,意为八卦中天发财致富;四层封顶,如一笼盖。塔身角数四、八、八,子孙后代必定发。姑姑塔结构严谨,造型美丽。一层入口处为石条门框,塔内有木制楼梯,用木板隔层;二、三层前后各有一个窗口,凭窗眺望,山顶山峰峦尽收眼底,成为上顶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中国古代,有寺必有塔。姑子寺中的姑姑塔,象征着姑姑(玉慧姑娘)的崇高精神,故起名曰“姑姑塔”。后人有诗赞曰:“姑姑勤勉不言累,抚育侄子长成才。终老复得仙人道,高塔千秋放光辉。”如今姑子寺虽已毁,但姑姑塔保存基本完好,矗立于山腰。据有关史料记载,姑子寺与姑姑塔二者先后设置时间相差不太远。如果说可寒堆、远望山、可汗庙的命名或产生时间大约在西晋时期,那么姑姑塔、姑子寺也应在西晋时,匈奴汉王刘渊建立平阳府时的前后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人士才有可能大量来此定居。从其寺院名称推测,即可认定姑子寺的僧人为尼姑,姑姑塔则是为圆寂的寺主而建。姑姑塔之冠名,则是因为我国北方、西方少数民族妇女的头冠称为古固冠、固姑冠,亦称姑姑冠,为了体现此塔的高大雄伟壮观,借用本民族妇女的头冠名称,将此塔冠名为姑姑塔,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最初的姑姑塔建筑什么模样,我们虽不得而知,但今留存的姑姑塔,据专家初步认定,系唐宋建筑风格。

本文参阅资料

《中阳县志》《孝义县志》(清乾隆、光绪)、《汾州府志》(明、清)、《交口县志》《吕梁市乡镇志》(中阳卷)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上顶山的一些图文资料等。

作者:解德辉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