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变话初心来自离石区信义镇严村的

2022/12/18 来源:不详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200806/8097657.html

百年巨变话初心

——来自离石区信义镇严村的报道

□本报记者靳艳芳

在离石区小东川河中下游,有个小村庄叫严村,一个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地。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穿流,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亲子游、农家乐、民宿风……俨然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然而,翻开严村厚重的历史,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让人肃然起敬:

抗日战争时期,从这里走出去的21位年轻人壮烈牺牲,长眠他乡……

脱贫攻坚路上,一辈辈严村人坚守着初心,寻致贫“病灶”,开脱贫“处方”,遍经风雨,不畏艰辛……

近日,记者走进严村,循着百年来严村人走过的路,重温它的红色历史,感受它的沧桑巨变。

烽火岁月留下的红色故事

在严村,有一座烈士楼,烈士楼内有两通青石质碑,碑文是21位烈士的名字和一段段战火纷飞、青春激扬的革命故事。

“战斗英雄王老虎,于年在陕西榆林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王老虎在每次战斗中都表现得机智勇敢,在北廓村战斗中以一个排抵挡敌人两个排的兵力,子弹打完了,他拿起掷弹筒往墙上一碰就直接扔到敌军群里。在王峁战斗中,3枪毙敌3名,连投了70余颗手榴弹。在榆林的三岔湾战斗中,王老虎率先冲入敌人的工事中,敌人被打垮了,王老虎却牺牲了。”

这是纪念碑上刻着的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除了王老虎,还有张英贤、郭三大、王铁孩……21个名字,承载着整个严村的记忆。

烽火硝烟已散去,但英烈的故事传了下来,一代传给一代。在严村,很多人都能给你讲上一两个红色故事。村民白志生的爷爷,亲自把他的大伯二伯都送去参军,结果,他的大伯再也没有回来;王值儿的伯伯王铁孩,17岁参军,从民兵到八路军,牺牲的时候年仅25岁;李丑小的伯伯李其拴,新婚没几天就去参军,牺牲在异地他乡,再也没见过自己的妻子和亲人。

烈士的生命消逝了,但精神永恒。李丑小告诉记者,他也准备把他的孙子送去参军,当问到原因时,他憨厚一笑,说道:“为了报效国家吧。”这,何尝不是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

保家,卫国,是21位烈士的初心。

战“贫”路上找到的致富密码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过上了安稳日子的严村人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贫穷。用老人们的话说,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一年下来,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脚下没有像样的路,碗里没有像样的饭。

“抗战我们都胜利了,我就不信我们战胜不了穷”。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来生心里憋着一股劲。他坚信,别人能脱贫,能奔小康,严村也能。

战“贫”的决心有了,可怎么战?张来生愁得整宿睡不着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严村人找到了出路:依托地理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土地资源,建设蔬菜大棚。

可习惯了春种秋收的人们,谁都不敢尝试。于是,张来生挨家挨户动员,苦口婆心劝说。为了让大家开阔眼界,他组织村民代表专程去了趟山东寿光,学习大棚种植知识。

在张来生的努力下,有人开始了尝试。当时24岁的王海荣就是张书记最早的追随者。年,王海荣首先建起了自己的温室大棚。随后,严村栋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建成。

大棚建起了,可由于缺技术,效益不是很好。张来生又开始东奔西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张来生在中国科协驻吕梁扶贫队的帮助下,从北京调回天丰一号叶面肥、温度表,在示范大棚里安装了暖气炉,建起了图书室,还带着几个种植户到北京学习。他还给村里订了《山西农民报》《山西科技报》等,鼓励大家劳作的间隙多学习,用新科技种田。

一时间,严村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王海荣告诉记者,当时,在张书记的带领下,严村党支部、村委一班人在新品种引进、科技培训和普及等方面出资出力,把全村村民培育成了科技种田能手。年之前,村里就出了几个“万元户”,到年,全村户村民光在信用社存款就有多万元。

“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旗一摆,灯一亮,干部群众齐跟上。”这是张来生的座右铭,也是严村人找到的致富密码。

“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张来生和严村党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初心。

新征程中描绘的美丽画卷

脱贫、致富,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跑赢。年,王海荣任严村党支部书记,他从老书记张来生手中接过接力棒,带着严村人继续奔小康。

从上任的那一天开始,王海荣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让严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技能。

说干就干。年,王海荣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平米的科普惠农服务站,为周边多个蔬菜大棚提供技术物资供应。年,王海荣积极争取第六届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暨吕梁市第二届乡村e站科技节活动在严村举办,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赶了场科技大集。

王海荣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一个温室大棚年平均收入4万元左右,最高的能达到7万元。“大家手里有钱了,心里舒坦了,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笑着说。

在强村富民的路上,王海荣是得到全村人肯定的“领头雁”。他曾主动帮村里的11户贫困户垫资购买棚膜、种苗、化肥等物资,协助他们发展生产。在大家满足于种菜获得的收益时,他却看到了一哄而上种菜背后的问题,果断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模式,带大家引进了草莓种植。

年,已不再任村支部书记的王海荣,又在信义镇率先试种了1亩羊肚菌,预计今年能收获新鲜羊肚菌斤左右,收入4万元。他说,“我成功了,会手把手教给大家。不管我是不是书记,我一直都是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的严村,山绿了,路宽了,人富了。但严村人还有更高的目标,该村选派支部书记李瑞告诉记者,下一步,严村会借乡村振兴的东风,继续发展壮大旅游业,把严村建成特色小镇,打造成晋西北果蔬种植基地。

采访结束了,我们漫步在严村整洁的乡村小路上,阳光明媚,照耀着这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幸福和安宁无处不在。让严村越来越好,让严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祖祖辈辈严村人不变的初心。正是这份初心,给了他们奋进的力量,激励着他们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