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豹又现身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2023/6/10 来源:不详

青少年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108/4554230.html

金钱豹是猫科豹属下的一种动物,今年以来出现的还真不少,这也是踪迹频现的豺狼虎豹”这几种顶级掠食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例如今年“5·7杭州动物园金钱豹外逃事件”、陕西咸阳市旬邑县石门山森林公园附近金钱豹出没、7月14日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一辆事故汽车后备箱内惊现已经死亡的金钱豹等。

青海玉树杂多县惊现金钱豹

而据新华社8月24日的报告(原标题是:金钱豹现身澜沧江源),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境内,年都村二社的牧民兼生态管护员达杰朋措在进行例行巡护时,意外发现一只“花纹斑斓”的豹子,根据他的经验马上认出这就是金钱豹。

达杰朋措表示,当时他距离那只金钱豹大概只有十几米,为了不惊扰豹子他立即停住脚步并压低气息,而且还谨慎地掏出手机悄悄录制了视频。通过视频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当金钱豹发现有人靠近时便立刻发起“对视”,十余秒后确定无危险了才放松警惕蹲坐下来,可以说达杰朋措算是非常幸运的,距离金钱豹这么近竟然能化险为夷。

并且达杰朋措还说到,这里以前就有很多这种豹子,如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好,今年见到的金钱豹也变得多了起来。而达杰朋措路遇金钱豹不慌不乱的正确处置方法,也称为“路遇猛兽教科书式操作”,值得大家的学习和借鉴。

金钱豹是什么物种?

金钱豹的学名叫“花豹”,因皮毛呈黄色并布满黑色环斑,并且其头部的斑点又小又密,斑点类似于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与古代的铜钱非常相似,故而被称之为“金钱豹”。

作为猫科豹属的大型肉食动物,金钱豹的体型比老虎要小得多,也就是“缩小版”的老虎,其成年个体的体长一般在1-1.5米,体重约50-公斤。但是凭借着发达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而成为顶级掠食者,主要捕食各类有蹄类动物,即便是大型食草有蹄类的野牛、野猪等也不放过,除此之外鼠类、兔类、鱼类等也在它的“菜谱”上,甚至缺乏食物的时候也会趁着夜晚潜入村庄盗食家养的猪、牛、羊等家禽家畜。

通常情况下,在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区域,金钱豹的活动区域是比较固定的,并且具很强的领地意识,有研究表明豹子的领地范围或与食物的多寡有关,雄性的领域要比雌性大,例如我国的山西省在生态环境、山地森林植被、地理区位等方面比较适合金钱豹生存和繁衍,因此是我国金钱豹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金钱豹常栖息在丘陵、山区灌木丛生的地方或湿地、荒漠等地带,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都有分布,并且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南部非洲的沙漠、半沙漠地区也有生存,它们白天几乎都是趴在树上或岩洞里休息,到了晚上才起来活动。

虽然豹子在自然界中属于顶级掠食者,但在人类面前却显得十分弱小,它们的主要威胁也是来自于人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豹子被当作“害兽”或为了获取豹皮豹骨而遭到大量毒害或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被人类社区“侵占”,以至于动物栖息地或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栖息地被碎片化、猎物越来越少等,生态廊道的缺乏导致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而自然猎物物种的枯竭也会影响豹子的生存与繁衍。

当然,在自然环境中豹子的种群规模能否扩大也受到其它物种的“制约”,尤其是未满“周岁”的豹子尚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有时候会遭到老虎、豺、狼、胡狼、猞猁、熊等肉食动物的捕食。有动物学家统计过,在非洲大草原上约有50%的豹子活不过成年,几乎有一半的幼豹被“草原之王”狮子,或其它诸如狒狒、鬣狗、蟒蛇等动物捕食。

目前豹子属于我国“一级重点保护保护野生动物”,并且也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所以豹子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三江源的金钱豹等动物为什么越来越多?

我们再回到上面讲的青海玉树杂多县金钱豹出没这个话题上来,对地理知识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比较清楚,玉树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这里正是三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长江、黄河的源头汇水区,也就是“三江源”,被称为“江河源”。而杂多县主要是澜沧江(流出国境后中南半岛各国称之为“湄公河”)以及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发源地。

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以及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是由这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一部分大气降水提供,由于加上海拔高蒸发较弱,这里不仅河流和泉眼密布,沼泽、湿地、高原湖泊众多,而且冰川冰雪广布,因此三江源也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除了水资源丰富,三江源地区在历史上也是我国乃至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高原草原草甸区曾是许许多多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的天堂。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冰雪加速融化逐年萎缩,高原湖泊和湿地补给受到影响面积也不断缩小,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而人为的活动如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差,导致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尤其是高山草原草甸退化或沙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急剧减退,多对三江源辐射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构成直接威胁。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推动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实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生态保护先行的方针和策略等,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随着我国全面推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治理,这里高原草原草甸植被以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不断得以恢复,珍稀野生动物也逐渐回归,植物方面主要有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等,野生动物方面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盘羊等3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当然还有既不是植物又不是动物的真菌体“冬虫夏草”,此外还有其它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

总结

如今,随着我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除了三江源地区外,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了野生动植物“回归”的现象,甚至还有一度宣布灭绝多年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突然”出现。

举两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据宣布“灭绝”的我国特有物种、被称为“中国甲虫长臂猿”的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今年以来就相继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被发现;再者就是8月17日生态管护员涛西昂扎在例行巡护的时候,拍到了头野毛驴“组团”吃草的盛况,它的体型比印度野牛(亚洲野牛)体型略小。

当然,野生动植物的“突然”出现,并不是说物质能够“凭空”产生,而是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环境观念越来越强。而绿水青山的出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氛围”,都非常适合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因此一些数量极少的物种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有的种群规模正在恢复。

所以“三江源”等地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